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大擴張“堵不如疏”

時間:2012-03-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月14日上午表決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原稿中的“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說法已經被改為了“防止太陽能、風電設備制造能力的盲目擴張”。

  3月14日上午表決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原稿中的“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說法已經被改為了“防止太陽能、風電設備制造能力的盲目擴張”。這一改動符合業界人士期待,亦在情理之中。但中國新能源發展面臨的問題遠非這一句話所能解決。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的說法一出便引發熱議。有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表示,用“制止”二字解決新能源產業盲目開發的亂象是不太合適的,應給予引導協調發展,簡單“制止”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總理可能沒有展開說,他指的應該是新能源行業中那些低水平的,如風機制造行業。太陽能、風能屬于新能源,從國際和國內來看,發展潛力仍然很大,低水平重復建設僅僅是在設備制造領域。”

  “制止”這一表述無視市場配置資源的效力和機制,這種思路也與政府角色不符。政府的職能應該是通過制定產業配套政策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一位新能源領域的主管官員表示,“最多是勸大家在發展的時候避免盲目沖動,不能制止啊,還沒干起來呢。”

  實際上,盡管每年都在投入大量資金,中國的風電和太陽能光伏行業按現有的速度發展,要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15%的承諾是很困難的。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新能源的這部分表述改成“防止太陽能、風電設備制造能力的盲目擴張”之后,一位風電行業人士半開玩笑地表示,“‘防止’的意思是現在的產能沒過剩?”。太陽能和風電設備制造業盲目擴張的問題恐怕已非“防止”能夠解決。

  中國現在有約90家風電整機制造企業,葉片企業約50家,塔筒制造商近100家。光伏行業的中小型企業就更多。去年三季度開始的光伏組件、硅片以及多晶硅價格跳水,庫存激增和中小企業紛紛停產便是明證。

  一方面是乘政策東風,各路資本爭相進入新能源,特別是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為了拉動地方投資,紛紛大上“千億光伏產業園”這樣的項目。在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經常出現吸引風電設備制造商落戶后,要在當地投資項目就必須使用當地生產風機的情況。

  就在政府的上述表態出現前后,仍然有不少投資項目在發生:中冶恩菲冶金集團與浙江尖山光伏在內蒙古通遼霍林郭勒市分別簽署了2萬噸多晶硅和1萬噸多晶硅項目投資協議,恒基偉業與武威市簽約擬投資95億元建設600MW光伏發電廠和200MW的組件生產線……

  “防止”的結果也可能是防不勝防。除了待行業供大于求后的洗牌之外,政府可以做的重要一點是實現“自發自用、多余上網”的新能源發展機制,從而真正啟動國內市場,實現高效的新能源開發。

  2011年之前,國內風電發展的思路是大規模、集中式,大量項目集中在“三北”地區,當地用電負荷小、外送難以及風電自身的波動性帶來的并網難題,使得棄風限電相當普遍,這當然影響了風電項目的投資效益和節能減排的效果。

  光伏項目投資也正在重復這一軌跡,大量項目開發集中在青海等地,形式多為大型地面電站。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