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具身智能,汽車供應鏈的“下一站”

時間:2025-11-05

來源:智能制造網

導語:據車百會披露的調研結果顯示,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中游、下游各環節,均可與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產業鏈深度銜接,60%以上的產業鏈可以為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產業所用。

  在10月28日召開的2025 EVOLUTION創想大會上,四維圖新CEO程鵬在發表年度演講時分享了一則事例:我們給汽車做的供應鏈,約75%可復用至機器人、無人機、割草機、掃地機等產品。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擴張中,供應鏈企業正享受著發展紅利。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將成熟技術進行“跨界復用”,以此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具身智能”便是備受關注的藍海之一。

  “汽車供應鏈75%可以用到機器人上”

  在程鵬分享的75%這一數據背后,是汽車作為最復雜的產品之一,其供應鏈工業屬性帶來的天然優勢。作為汽車供應鏈中的一環,四維圖新無疑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根據程鵬的分享,一臺汽車平均有2萬個零部件,每家車企的一級供應商數量在100家-400家之間,故而形成了最復雜、最完整的產業鏈條。而在這2萬個零部件中,四維圖新能提供500個關鍵部件,包括芯片、模組等核心產品。

  事實上,與程鵬持有相同觀點的行業人士,并不在少數。

  今年9月份,車百會理事長張永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作為聚合智能“三大件”,本質上具有技術同源、鏈條相通、應用融合的特征。

  據車百會披露的調研結果顯示,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中游、下游各環節,均可與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產業鏈深度銜接,60%以上的產業鏈可以為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產業所用。

  國信證券研究報告也曾指出,車端和人形機器人部分零部件具一定共性,供應鏈重合度較高,可以為汽車領域公司產業升級帶來機遇,如汽車內部本身就含較多執行器,如線控制動、電驅動系統,有望實現向機器人延伸。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曾公開表示:“車企70%的技術儲備能直接復用到機器人。”

  事實上,汽車和具身智能是關聯非常緊密的兩個行業,兩者在傳感、決策、執行以及動力新能源化等產業鏈環節高度相似。

  此外,在應用層面,車企本身即可提供最好的應用場景,如Optimus最初用于超級工廠;而在AI能力上,在端到端大模型推進下,智能車有望早于足式機器人實現現實生活量產應用,而基于駕駛場景積累的感知-運控算法基礎和硬件工程化能力,對車企轉型機器人本體具強參考性。

  目前,眾多車企正在加緊布局具身智能賽道,廣汽集團、小鵬汽車、比亞迪等企業或自研人形機器人,或與優必選等傳統機器人企業合作,加速具身智能在汽車產業的落地應用。

  供應鏈企業也不落下風。比如,地平線拆分其機器人事業部,正式成立具身智能公司“地瓜機器人”,速騰聚創面向機器人行業積極拓展第二增長曲線等。

  “汽車芯片平滑適配具身智能,2030年或將實現”

  張永偉表示,“在發展智能機器人與低空經濟這些新興產業時,比起單干,更容易成功的路徑是采用‘聚合’思維,應推動這三個產業實現融合協同發展。”

  “做汽車芯片的的候,發現MCU后面其實很多要加入邊緣的AI,去實現更加優化、更加高效地在本地處理。在做汽車供應鏈時,我們會積累很多的能力,比如MCU的設計能力、邊緣AI的基礎積累、以及很多驅動電機的算法等。”在2025 EVOLUTION創想大會上,四維圖新全資子公司杰發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蓋世汽車透露,這些能力實際轉到具身智能,可以平滑適配。

  上述負責人表示,對于杰發科技來說,第一步是把這些能力做好并在汽車上落地,將來轉移到具身智能,并指出“汽車芯片平滑適配到具身智能,大概會在2030年實現”。

  據悉,四維圖新已經收到了大量跨界需求,來自兩輪車、無人小車、機器人、具身智能等領域,并且需求超出預期。比如設備需要通過“雙眼”識別地圖、實現定位,還需要感知關節的姿態和角度,這些都能通過定位+慣導技術實現。

  目前,具身智能熱度很高,這一巨量市場爆發已是行業共識。據蓋世汽車統計,9月國內具身智能及機器人領域公開披露近30筆融資,已知融資金額逼近40億元。其后,具身智能賽道融資呈現多重顯著特征,包括頭部企業持續獲得多輪追加投資,新銳企業集中涌入市場,各細分賽道融資多點開花。

  短期來看,在當下的具身智能賽道中,各家企業還在拼技術、能力的儲備,還沒那么快落地。因此,汽車芯片企業還需要在汽車領域儲備技術,等待時機。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