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寧德時代鋰礦停產背后:反內卷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變局

時間:2025-08-22

來源:OFweek 鋰電網

導語:8月11日,寧德時代在投資互動平臺表示,其在宜春的枧下窩鋰礦因為許可證到期的關系,已經暫停開采作業。目前還在申請采礦證的延期,復產時間未知。該消息引發市場震動,碳酸鋰期貨價格一度飆升至7.95萬元/噸,當日主力合約漲停,A股鋰礦板塊集體飆升,盛新鋰能、贛鋒鋰業等多支個股觸及漲停板。

  然而,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的并非鋰礦供應的實質性短缺,而是行業深層次矛盾的集中爆發,事關產能利用、價格競爭下的“內卷式”困局。截至2025年8月7日,碳酸鋰社會庫存已攀升至14.24萬噸,同比增幅超30%,行業產能利用率仍不足60%。從鋰礦開采到新能源汽車制造,兩個高度關聯的產業鏈也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質量升級”的轉型。

  ▍政策驅動下的行業出清

  近年來,鋰礦行業的高速擴張引發部分供需失衡。尤其是在經歷了2022年碳酸鋰材料接近60萬/噸的價格后,企業盲目擴產,導致鋰礦產能過剩。高工鋰電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碳酸鋰總產能達130萬噸,但實際產量僅70.1萬噸,產能利用率不足54%。

  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區停產直接減少國內碳酸鋰月供應量約6000噸,占當月總產量的8.5%。然而,這一沖擊并未引發供應危機的現象值得深思。高工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碳酸鋰總產量達43萬噸,疊加進口資源后供給總量達55.3萬噸,表觀需求僅52.2萬噸,社會庫存高達14萬噸,供過于求壓力顯著。

  同時,由于2025年新版《礦產資源法》的實施,將鋰列為獨立礦種,提高開采準入門檻,并明確伴生鋰資源開發需重新申報礦種及補繳資源稅。這一政策直接沖擊部分地區的“擦邊球”開采模式。

  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區停產并非孤例,2025年7月,宜春市自然資源局要求8家涉鋰礦山企業完成儲量核實,直指違規審批問題,江西地區已有多家云母提鋰礦場因環保不達標或成本倒掛關停。政策的核心邏輯在于:通過行政干預壓縮低效產能,倒逼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例如,新法實施后,江西鋰云母礦的開采成本因環保投入增加而上升至8.9萬元/噸,綜合成本接近10萬元/噸,遠超當前碳酸鋰現貨價(8.7萬元/噸),加速了高成本產能的出清。

  政策引導下,行業整合加速——頭部企業如贛鋒鋰業通過海外鹽湖項目和鋰輝石礦布局,將原料自給率提升至70%以上,而中小企業因成本劣勢逐步出清。

  值得注意的是,產能出清并未改變庫存高企的現實。即便寧德時代鋰礦停產引發短期供應擾動,2025年8月行業整體庫存仍環比增加692噸至14.24萬噸,顯示行業去庫壓力依然巨大。根據能源資源咨詢服務機構Wood Mackenzie的預測,全球鋰市場的供應過??赡軐⒊掷m至 2029 年。這種“政策去產能”與“市場去庫存”的博弈,本質上是新舊發展模式的碰撞——國家通過限制低效產能,倒逼行業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

  ▍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受影響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態勢與鋰礦行業如出一轍:需求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2025年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幅降至49%,儲能電池雖保持128%高增長,但對碳酸鋰需求占比不足15%。

  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增速放緩,高端合資純電汽車終端價格折扣最高達到48%(2025年7月數據),奔馳EQA、寶馬iX1等豪華車型降幅超 40%。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全年,汽車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2.2%,相較于上一年下降了2.4%,且略低于規模以上工業75.0%的利用率。從行業利潤率來看,2025年上半年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8%,相對于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5.7%的平均水平仍偏低。

  但政策干預下,2025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4%至126.2萬輛,市場滲透率近五成,價格戰烈度已明顯下降。新能源汽車與鋰電產業的深度綁定,使得反內卷行動必須實現跨行業協同。2025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在實踐層面,多家車企與電池企業簽署長期采購協議,通過鎖定價格和產能避免惡性競價;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供應商開放電池技術專利,幫助中小車企提升產品競爭力。這種“縱向協同、橫向開放”的生態構建,正在打破零和博弈困局。

  與此同時,政策引導下的消費端變革同樣關鍵。國家層面推動的“以舊換新”政策已發放超3000億元補貼,刺激消費者置換高能效車型;充電樁、換電站的跨區域協同建設,使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提升40%。消費者購車心態發生顯著變化:2025年一季度,將價格作為首要考量因素的消費者占比降至15%,而車輛可靠性、品牌美譽度成為核心決策指標。這種轉變倒逼企業從“營銷驅動”轉向“價值創造”。

  寧德時代鋰礦停產事件折射出中國新能源產業鏈,正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轉型。在鋰礦行業,政策驅動的產能出清與市場自發的庫存消化正在重塑供需平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創新與質量提升成為破局內卷的關鍵。政策整治與技術創新突破的雙重作用下,行業供需關系正在重構:碳酸鋰庫存逐步消化、車企利潤率觸底回升、全球化產能布局加速落地。

  然而,真正的破局不僅需要淘汰落后產能,更需構建“技術-市場-生態”的良性循環。當行業褪去“內卷”外衣,回歸價值創造本質,短期的價格波動與企業陣痛不可避免,但長期來看,“反內卷”政策將推動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優化資源配置,新能源產業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實現從“規模焦慮”到“質量優先”的跨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