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副市長曹祖金、楚能新能源總裁黃鋒代表雙方簽約,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吳海濤,襄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杜海洋與楚能新能源董事長代德明等見證簽約。
據介紹,楚能襄陽鋰電池產業園規劃年產能70GWh,聚焦儲能電池、動力電池、Pack、預制艙的研發與制造,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將崛起為規模領先、技術先進的新能源產業高地,有效推動襄陽乃至湖北新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
楚能襄陽鋰電池產業園的計劃投資金額雖然暫未公布,但70GWh的產能,顯然是百億元級別的投資。
這將是楚能新能源的第四大鋰電池生產基地。該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經在湖北布局了武漢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規劃總產能超350GWh,項目總投資1375億元。
目前,楚能新能源的武漢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皆已實現全面投產,形成超過110GWh的儲能、動力電池的有效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9月26日,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鋰電池項目開工活動在湖北宜昌舉行,該項目是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二期,規劃年產能80GWh,研發生產儲能電池、動力電池及Pack模組等新能源產品。
據悉,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總規劃投資450億元,用地近5000畝。2022年8月,該項目一期65GWh正式開工建設,于2023年8月正式投產,目前產能正在全面釋放。
楚能新能源董事長代德明此前曾透露,楚能新能源即將進入大規模擴產狀態,未來將建成超過500GWh的有效產能,同時參與市場競爭加速淘汰落后產能。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楚能新能源的大擴產,有著訂單與供應鏈的支撐。
訂單方面,最近的是8月22日與東風柳汽簽署動力電池開發合作協議。該協議明確,楚能新能源將在未來五年內向東風柳汽提供超過30GWh的多款乘用車、商用重卡電池產品。
事實是,在動力電池領域,楚能新能源獲三一新能源、一汽奔騰等客戶的訂單,此外,廣汽、日產等多筆重量級戰略協議加速推進中。同時,楚能新能源也已與多家船舶頭部企業達成合作。
據不完全統計,由楚能新能源配套動力電池的車型,已有超過20款入各大車企新車公告。
在儲能領域,楚能新能源已先后入圍中國電建集團、中核匯能及新華發電、中車四方所、中儲科技、長峽電能等多個大型儲能項目。
今年以來,楚能新能源的儲能新訂單包括為特隆美全球儲能項目供應5GWh自主研發的 314Ah 儲能電芯產品、與英國Immersa簽署2.5GWh戰略合作協議、中標中國電氣裝備集團2025年度儲能電芯集采等。
數據顯示,僅2025年1-5月,楚能新能源的訂單量已超40GWh,超去年全年訂單的總和。
供應鏈支撐方面,今年以來,楚能新能源合作協議頻簽,大供應商包括新宙邦、杉杉科技、諾德股份、天賜材料、龍蟠科技、瑞德豐、華創新材等等。
總的看來,第四大電池生產基地的落實,將助力楚能更快帶地發展,也為中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能。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