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河北曲陽: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開工建設

時間:2014-07-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僅實現了生態效益,還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項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生產總值20.2億元;增加了財政稅收,光伏發電每兆瓦每年可向國家和地方繳納稅費27萬余元,全部并網后,每年可上繳稅費3.24億元。

  裝機總量達120萬千瓦、總投資超120億元,利用荒山荒坡6萬多畝;項目完成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3.4萬噸,年增生產總值20.2億元

  曲陽縣充分利用山場資源,積極引進戰略投資伙伴,合作建設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走出了一條國家、地方、企業、農民多方共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俱佳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目前,該縣先后與長江三峽、中電投、華電國際[-0.32%資金研報]、英利等多家企業集團簽訂了裝機總量達12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協議,總投資超120億元,利用荒山荒坡6萬多畝。

  曲陽是個“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區縣,屬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由于經濟基礎薄弱,區位優勢不明顯,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石雕、建材、水泥、煤炭物流等“兩高一低”型傳統產業,發展方式粗放、低端。

  發展的難點在山,出路也在山。經過調研,他們發現20萬畝不宜耕種造林的緩坡型陽坡、半陽坡光照充足,非常適宜建設集中式光伏發電站。經多方科學論證后,該縣確定了利用廣闊的山場資源,大力發展綠色、環保、低碳、清潔的光伏產業的戰略定位,要把昔日荒山禿嶺的太行山打造成能“種電發電”的“太陽山”。

  為此,該縣把發展光伏發電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來抓,聘請河北農業大學專家對全縣西北部低山、丘陵進行踏勘,制定了曲陽縣山地資源四大片區開發利用規劃,將齊村、孝墓、靈山、黨城、莊窠、下河等6個鄉鎮列入重點區域發展光伏發電產業。

  在此基礎上,該縣緊盯“央”字頭、“國”字號、500強等大型企業集團,搞好招商引資。他們先后與長江三峽、中電投等企業深入對接。2012年以來,該縣陸續和長江三峽等企業簽訂了一系列光伏產業發展協議。

  目前,總投資25億元的長江三峽項目一期、二期49.6兆瓦已實現并網發電,三期30兆瓦已開工,四期120兆瓦明年開工。總投資36億元的中電投項目,一期50兆瓦已實現并網發電,二期30兆瓦已開工。總投資36億元的英利項目,一期20兆瓦工程已經開工,二期20兆瓦也將于近期開工。總投資53億元的華電國際發電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晶龍光伏發電項目正準備簽訂合作協議。

  這些光伏項目的落地生根,對該縣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在太行山淺山、丘陵地帶發展光伏產業,一方面可有效遏制礦產資源無序開發和山體破壞,對山區生態環境提供長期保護;另一方面促進了節能減排,對環首都大氣污染防治作出積極貢獻。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0.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3.4萬噸。

  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僅實現了生態效益,還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項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生產總值20.2億元;增加了財政稅收,光伏發電每兆瓦每年可向國家和地方繳納稅費27萬余元,全部并網后,每年可上繳稅費3.24億元。光伏發電項目通過租用農民坡地(每畝年租金880元)和荒山(每畝年租金150元),使山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都有了固定收入。項目建設和設備日常維護帶動了周邊農民就近就業,形成工資性收入,可輻射帶動5萬多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