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占全球總人口63%、占全球GDP29%的區域能產生怎樣的化學效應?很多人會問,這片區域是指哪里?它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輻射范圍!在近日2016北京國際風能大會舉行的“‘一帶一路’與國際化”的論壇現場,觀眾席人潮攢動,足見這一話題具有的熱度。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承包工程業務快速增長,合同額合計達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7%,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
中國的能源企業也在“一帶一路”中嶄露頭角:去年4月,中興能源在巴基斯坦旁遮省投資建設的900兆瓦光伏電站開工建設;今年1月28日,阿特斯宣布將用剛獲得的7000萬美元貸款投入越南300兆瓦組件組裝廠的建設中;今年8月22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公司與TBF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蒙古國首都烏拉巴托簽署50兆瓦巨龍山風電項目EPC合同……
中興能源副總裁崔雅萍在論壇中自豪地說:“公司國際離網項目成功應用于尼泊爾、乍得、納米比亞、塔吉克斯坦等地。‘一帶一路’是新能源發展的重要發展機遇。”
她的這句話并非沒有根據,泰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鐘寶芬在發言中指出,環保與節能對泰國非常重要,新出臺政策中強調了發展南部經濟以及設立經濟特區,部分行業的企業可享受免八年所得稅的優惠。
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的觀點也佐證了鐘寶芬的說法,他說:“泰國政府制定的2036年太陽能發電總量目標是6000兆瓦,還有3000多兆瓦的剩余投資。隨著可再生能源生產成本持續降低,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和傳統化石能源進行競爭,再加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目前還不是很高,泰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特別是發電方面的前景非常燦爛。”
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特使扎法爾·穆罕默德表示,巴基斯坦計劃用3年的時間建設1000兆瓦光伏項目,目前300兆瓦已經并網發電,余下的700兆瓦仍在執行中……
而中國新能源在“一帶一路”中有所斬獲的絕非中興能源一家,金風國際首席執行官潘彥田在會上分享道:“這幾年中國風電設備在海外的出口量已經節節攀升,公司從2009年探索海外市場,目前已實現海外裝機1吉瓦,占據中國出口57%的份額。”
不過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形勢,新能源企業也十分理性。“海外項目整體上復雜性要高于一般國內項目,風險控制很關鍵,需要多方位了解和尊重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政策、文化、習慣等。”崔雅萍進一步談道,“主要可分為在政府審批流程上很復雜,效率低下;信用風險上,商業信用不高,履行能力有限,導致企業利益受損;技術上,由于很多國家依然沿用和依賴歐美國家的技術標準,因而對我國產品出口以及技術推廣帶來一定的困難;土地屬性上,新能源項目占地比較大、比較廣,因此土地屬性上權屬非常關鍵,需要利用當地的律師資源做深入調查。”
潘彥田對此深有體會,為此他建議,中國企業在海外,特別是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一定要抱團出海,這是用很大代價獲取的經驗,中國企業應該有一種情懷,帶動一個行業的團隊或者更多支持方在當地進行拓展。
崔雅萍就此也給出中國企業中肯的建議,第一,建立各國能源合作機制,優選適宜條件促進各國政府與企業形成聯動;第二,建議更加理性、合理、科學地參與到海外項目中去;第三,要在我國技術標準上下功夫,政府、行業協會、認證機構等應形成合力、共同推廣中國技術標準在國際上發聲。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