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關于“AI是人還是工具”這件事 黃仁勛、周鴻祎竟默契達成共識

時間:2025-11-04

來源:智能制造網

導語:關于“AI是人還是工具”這件事 黃仁勛、周鴻祎竟默契達成共識

  10月30日消息,據媒體綜合報道,AI不是工具,是“人”!大佬黃仁勛和周鴻祎竟然默契達成了共識。

  近日,在英偉達最新舉辦的華盛頓GTC大會期間,黃仁勛談到了AI不是工具,是“人”的話題。

  他認為AI不再是如同Excel、Word、網頁瀏覽器等類似的技術工具,而是能夠真正使用工具的勞動者。

  黃仁勛強調“AI將首次參與10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發展,并提升其生產力,讓它增長得更快,變得更大。我們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但擁有能夠增強勞動力的AI將助力實現增長。”

  話說大佬總是惺惺相惜,默契相見。果不其然,在AI本質屬性上,大佬周鴻祎近日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

  在10月28日舉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同樣提出了“AI不是工具,要把它當成虛擬的人”見解。

  會上,周鴻祎指出,“現在大家可能還把智能體當成一個工具,因為當下還處在AI賦能的階段,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體能夠做到的,終究會超越工具的屬性。”

  他進一步談到“所以我一直強調,大家在用AI賦能自己的業務的時候,一定不要把它當成軟件、工具,它實際上是虛擬的人,能夠承擔虛擬員工、虛擬專家這樣的角色。”

  周鴻祎認為,如果只把大模型當作工具來用,或許只能提升30%、50%的效率,但當大模型進化為智能體,使其像數字助理一樣幫人們處理各種復雜工作,人的角色就會轉變為領導智能體、規劃智能體、管理智能體,人也將變為“超級個體”。

  智能體可以提供人類最稀缺的智力資源,轉換為算力使用,算力和人力相結合,才能變成真正的生產力。

  或許正如周鴻祎所說,希望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升級為能夠駕馭智能體的“超級個體”,把部門和企業升級為“超級組織”,用智能體創新時代發展,才能贏得更多掌控未來的機遇。


AI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