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提到光伏產業,不少人就直皺眉頭。由于對國際市場的嚴重依賴,讓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金融危機與“雙反”調查的雙重阻力下岌岌可危。而作為國內第二光伏制造大省的浙江,受影響自然小不了,兩年前一度達到96%單晶硅硅片生產企業停產歇業,光伏電池、組件生產中小企業開工率約50%的境地。
熬過黎明前的黑暗,迎來的必然是光明的未來。新能源概念的利好、國內市場的啟動、投資者們重新看好光伏,對于挺過寒冬的企業來說,又一個“光伏的春天”正在來臨。
現如今,嘉興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累計已引進光伏類項目23個,總投資折合人民幣達100多億元,今年在談的意向項目也已有16個。國家電網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并網技術研究院、國家納米中心長三角研究院、中國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華東區總部……一批企業通過建立重點企業研究院實施自主研發,撐起“省字號”、“國字號”招牌,以創新紅利放手開拓起浙產光伏的全球市場。
高質量產品成就踏出國門“敲門磚”
“我們企業從2005到現在,經歷了光伏行業兩次全球性危機,但依然挺了過來,成功躋身成為全球太陽能硅片制造商前三甲。”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孟凡昌說到這里,臉上不無自豪的神情。如今,昱輝的企業研究院也掛上了“浙江省太陽能光伏技術研究院”的牌子。
研究院研發的高效多晶硅片應用于太陽能電池,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高效多晶硅片制備的電池轉化效率達到了18.5%以上,這一數字是同類產品中轉化率最高的,目前僅這一種產品就產生經濟效益20億元。
在產品展示廳,孟凡昌還演示了公司新開發的微型儲能系統和太陽能小型照明燈。這種燈既可用于照明,又可作為大部分家電和數碼產品電源。由于不需要連接電源插座,產品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適用于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電網不發達但有豐富太陽能的地區。
光伏本就是燒錢的行當,如何在不降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產品成本?昱輝從延長產業鏈上做起了文章。在保證優勢產品硅片生產的同時,企業相繼成立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多晶硅料,收購無錫佳誠太陽能100%股份加強光伏產品的開發、生產和應用,自此形成了一條從原生多晶硅到光伏應用系統的完整光伏產業鏈。
為應對國外“雙反”,公司早在3年前就開始布局全球化代工生產,海外有11家代工企業。同時企業還建立了全球性的外貿電商平臺,讓人們買光伏產品像在淘寶上買衣服一樣簡單。“今年年底前我們將完成美國、澳洲、墨西哥、日本的分站建設,明年將完成共計17個國家網站上線。”孟凡昌介紹說。
光伏發電用上“云技術”
“生產光伏產品的企業,浙江有不少。但研究分布式并網技術‘云光伏’概念的,我們還是獨一家。”省分布式光伏并網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岳超說。
作為研究院主體單位的國電通公司,目前正重點開展“分布式光伏一體化運營平臺”的研發和創新,研發的“一體化并網裝置”和“智能建筑信息模型”,分別從硬件和軟件上解決了光伏發電系統和電廠聯接的問題。
王岳超表示,通過把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光伏設備的選型、工程建設的監控及運營維護、電站的驗收評估等諸多環節,從而降低光伏建設運營成本,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利用大數據的技術優勢,企業為政府部門、電力部門、光伏投資運營商、產品供應商、工程施工單位、光伏用電企業等各方提供產業發展的預測分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分析、電站運行管理、電量核算等專業性服務,補強了整個光伏產業鏈的“短板”,全面推動光伏產業不斷升級。
如今,這些先進技術已在浙江不少地方得到成功運用。杭州東部軟件園創新大廈的屋頂,就建有光伏發電、儲能一體化裝置,構成了整個園區的微電網系統,既可并網發電,又可以孤網自用,在運行模式切換過程中還可以滿足企業用戶負荷正常運行。嘉興電力公司則采用了其分布式光伏運營分析系統,從而實現了對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發電的管理和光功率預測。
“接下來,我們研究院將依托光伏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以浙江省嘉興市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為載體,打造新能源并網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成為高端裝備制造商、城市分布式光伏整體運營商和智能配電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談及未來發展,王岳超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