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20年國內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91億,人工智能專用芯片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發點

時間:2018-04-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大量資金涌入,促使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熱度快速升溫。

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資本市場大量資金涌入,促使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熱度快速升溫。2012-2015年開始,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的投融資金額、次數及參與機構數量等均迅速增長,年增長率均超過50%,2015年人工智能行業的投資額已達到2012年的23倍,充分表明資本市場對于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的認可。

中國AI市場規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人工智能市場為12億元,其中語音識別占60%,計算機視覺占據12.5%,其他識別部分為27.5%。在只考慮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不包括硬件產品銷售收入(如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等銷售)、信息搜索、資訊分發、精準廣告推送等的情況下,BBC預計全球人工智能總體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1190億元,復合增長率約為19.7%;預測國內人工智能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91億,年復合增長率約50%。

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情況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AI初創企業數為497家,是全國最多的城市。無論是AI成熟企業數量還是初創企業數量北京均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達到上海的兩倍。北上深杭廣均占據前五位置。

全國各地AI初創、成熟企業數量(家)

發展壯大新動能,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無限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自“人工智能”這一表述進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在本次報告中首次被強調與傳統產業融合的必要性。2017年來,在學術界、企業界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各細分領域的技術正在向交通、金融、安防、法務等傳統行業滲透,進入了從技術到行業落地的關鍵時刻。其中智能駕駛領域已進入法律落地階段。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大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12億美元,預測將在2020年達到91億美元的規模,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每年的增長速度都達到50%。

2015-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統計

人工智能專用芯片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發點

PC時代的X86架構、移動時代的ARM架構的統治地位表明:計算平臺的變遷必然帶來芯片架構的變遷。目前人工智能采用最多的是GPU芯片。相比CPU,GPU擁有更多的計算單元,適合大規模并行計算。但GPU存在成本高,效能浪費的問題,業內廠商積極研發高校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專用芯片,例如FPGA,它在性能功耗比上面比GPU更優,實現了硬件結構的可根據配置需求靈活編程,由于其半定制化的特性較為適用于深度學習訓練階段。

智能語音:產業鏈逐漸成形,產業規模大幅提升

語音識別是將語音轉換為文本的技術。語音識別主要步驟為:語音搜集、降噪、特征提取、語音大數據訓練、數據解碼、文本轉換。目前語音識別的技術已普遍較為成熟,準確率可達95%,未來準確度的進一步提升將會使人們從偶爾使用語音識別技術到普遍通用。

全球智能語音行業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推動下,已進入快速應用階段,預計到2017年,全球智能語音產業規模將達到95.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31.1%;其中中國智能語音產業規模將達到101.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3.6%,占全球智能語音產業規模的比重將由2012年的5.6%增加到17.1%。

全球和中國智能語音產業規模對比

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新的細分領域將會出現(如無人機和智能機器人),傳統行業(如家電、汽車和玩具)也將發生深刻的變革。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6年國內共售出2803萬輛汽車)、最大的家電生產國和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大疆占據了70%的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中國正在形成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人工智能生態環境。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將是巨大的產業和創投機會。《規劃》出臺后,將進一步利好整個產業發展,各產業巨頭未來將抓住這一產業機遇,在技術研發的同時,利用投資和開放平臺等多種手段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整體發展。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