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0年12家零部件企業融資達到111.8億元

時間:2011-01-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1826萬輛和1806萬輛,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1826萬輛和1806萬輛,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火爆的車市也使得眾多汽車零部件企業收入增加。2010年,很多零部件企業不僅產銷量屢創新高,還在資本市場動作頻繁,出現了密集上市的現象。

      汽車零部件企業扎堆兒上市

      回顧我國零部件企業的發展,還沒有哪一年像2010年這樣,出現很多企業扎堆兒上市的情況。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融資,或者通過增發新股融資,零部件企業在2010年上演了一場“資本市場搶錢記”。

      2010年2月9日,興民鋼圈(002355)在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通過IPO,該公司募集7.06億元資金。隨后不久,生產汽車制動轂、剎車片等產品的隆基機械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融資5.09億元。

      這點燃了2010年零部件企業爭相上市的戰火,此后的幾個月,萬里揚(002434)、中原內配(002448)、松芝股份(002454)等十余家企業紛紛上市。2010年12月7日,江蘇曠達成功上市交易,并成功融資9.5億元,但這并沒有給2010年零部件企業上市劃上句號。去年年底,經營汽車零部件業務的海立美達(002537)和亞太科技(002540)開始網上申購,準備上市。

      至截稿時,記者統計發現,2010年先后有12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國內資本市場融資,融資額達到111.8億元。另外,近期還有2家即將上市的零部件企業。在2010年上市的零部件企業中,除了力帆股份和杭齒前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以外,其余企業都在深圳證券交易中小企業板或創業板上市。

      傳統零部件企業表現活躍

      在2010年IPO的零部件企業當中,絕大部分企業的主營業務屬于傳統零部件行業范疇。傳統零部件企業在拓展融資渠道方面已經邁出一大步。

      興民鋼圈、金固股份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是研發、生產和銷售鋼制車輪;雙環傳動、杭齒前進則主要經營汽車傳動系統齒輪產品;隆基機械生產、銷售制動轂、制動盤及剎車片等汽車零部件產品;松芝股份主營業務為汽車空調;江蘇曠達則主要經營汽車座椅面料及其他內飾面料等。

      其中,有兩家企業從事關鍵零部件總成的開發與生產。其一是萬里揚,該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汽車變速器。其二是力帆股份,不僅生產力帆牌汽車,還研發、生產力帆品牌的汽車、摩托車發動機,更重要的是,力帆股份在電動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民營企業上市欲做大做強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新上市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全都是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中小零部件企業已經學會了利用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以前的融資難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提起民營零部件企業,很多人會想到“散、亂、差”的現象,民營零部件企業數量多,尤其是中小規模零部件企業,競爭激烈、生存環境差。不過,在民營零部件企業中,也不乏技術先進、實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再加上民營企業機制靈活,部分民營企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尤其在近幾年,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受重視,國家政策開始鼓勵有規模、有實力的零部件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有能力的民營企業開始尋找快速發展之路,上市融資已經成為普遍選擇。

      湖南一家車用彈簧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爭取在2011年內實現上市。通過上市,可以增強企業實力,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更能為研發具有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籌備資金。”他表示,除了融資以外,在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中,零部件企業能夠學到很多現代企業管理知識,不僅有了提升技術水平的動力,公司治理結構和財務管理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巧用資本杠桿撬動大市場

      以前的中小民營零部件企業似乎代表著市場上的弱勢群體, 許多企業談起過去的融資難時頗為感慨。這些企業一直想發展壯大,資金絕大部分來源于自有資本,很多企業利用銀行貸款進行間接融資并不順利,往往由于企業規模不夠大、運營風險大而被銀行拒絕。而且,當時零部件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不是很多,企業對上市直接融資這種手段似乎并不熱衷。

      不過,隨著近些年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零部件企業漸漸認識到直接融資的好處,上市成為很多企業決策者掛在嘴邊的話。這些中小民營企業已經不甘再做市場上的弱者, 而是選擇走現代企業之路。他們意識到,通過資本運作可以幫助企業打破融資瓶頸,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改善企業資本結構,可以獲得更多資金用于研發,有效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零部件企業意識到,當前的市場競爭已經成為品牌競爭,過去那種簡單靠廉價勞動力、低技術含量產品贏得市場份額的方法已經不能持續。品牌競爭除了產品和技術競爭外,還有商譽、服務的競爭。上市也成為這些企業彰顯其實力、提升品牌價值的方法之一。資本運作不僅能帶來資金還能帶來更高的品牌價值,這也成為眾多零部件企業謀求上市的理由。他們想利用資本杠桿,在我國汽車產業繁榮發展時期撬動市場,成為強者。

      2010年新上市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中,相關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并不多,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仍在產業培育過程中,產銷規模仍然太小。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也較小,還不具備上市條件。反觀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由于近兩年中國汽車市場井噴,使得不少零部件企業收獲頗豐。零部件企業“荷包”鼓起來,在改進傳統技術的同時,考慮更多的便是如何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上市是一條不錯的路徑。“上市給我們提供了廣闊舞臺,使我們有能力開發新產品,為企業注入活力。”山東青島一家正在謀求上市的零部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