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能源汽車500萬輛的銷量目標,我認為還是能夠達成。”3月2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財經》雜志和《汽車縱橫》雜志跨界打造的直播節目“縱橫一客”中表示,但是以鋰為代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依然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造成很大沖擊。
安泰科首席專家徐愛東則表示,中國企業從2021年開始已經在大規模投資海外鋰礦,但是從投資到投產再到供應,企業也需要一定建設周期,所以供需恢復平衡尚需時日。
40個品牌出現漲價,幅度在3000元到30000元不等
2021年1月,作為電動汽車關鍵原材料的碳酸鋰價格僅為5萬元/噸,但是到了今年3月,其價格已經突破50萬元/噸,此后一直維持高位運行。摩根士丹利表示,由于碳酸鋰價格飆升,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將需要把價格提高近25%。這種成本傳遞可能會促使電動汽車制造商提價15%,并可能影響電動汽車需求。
2021年12月底,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已經拉開了大幕。目前,包括特斯拉(NASDAQ:TSLA)、比亞迪(002594. SZ)、小鵬汽車(NYSE:XPEV)和埃安在內的大多數新能源車企都已經宣布漲價,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第二甚至第三輪的漲價。
“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大概有20家企業的40個品牌出現了漲價,幅度在3000元至30000元不等。”陳士華認為漲價潮不一定會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因為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還是相對比較低的,哪怕車主使用的是公共充電樁,充電成本就是在1.5元至1.7元/度的范圍里。這個區間比此前低油價時的價格還要低,何況目前油價高企。所以,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可能不會受到影響。
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兩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82萬輛和76.5萬輛,同比增長1.6倍和1.5倍,延續了2021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勢頭。
產銷的走高并不意味著行業就能夠實現良性發展,陳士華指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0萬輛,但很多車企的盈利情況未好轉。
3月29日,比亞迪公布的財報就顯示公司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1年,比亞迪實現營收2161億元,同比增長38%,但凈利潤卻下滑了28%為30億元。
比亞迪將原因歸結于三點,首先,2021年同期口罩業務所帶來的利潤優勢褪去;其次,原材料漲價,致旗下產品毛利率走低;最后,新項目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
和比亞迪類似,造車新勢力中的“蔚小理”三兄弟集體出現了增收但虧損的情況。
鋰價高企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3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動力電池原材料大幅漲價問題需要高度關注,認真研究解決。辛國斌提到,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投機炒作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強化協作,共贏發展,推動關鍵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
供需緊張之下,資本趁機炒作
“預計鋰資源供需平衡2年至3年后有可能恢復正常。”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鋰價格快速上漲有以下四個主要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二是需求預期的放大效應;三是鋰供給延遲影響;四是疫情沖擊供給。
“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和上游產能不匹配,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陳士華對財經汽車表示,如果價格低,上游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會比較低,但現在碳酸鋰已經50萬元/噸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會提高,供應量應該也會上來。
鋰的供應平衡尚需時日。
“鋰的供應目前無法放量,如果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按500萬輛,磷酸鐵鋰和高鎳三元鋰電池的占有率按55%和45%計算,材料端統計的鎳鈷鋰消費量是裝機端口徑的3倍至4倍,這是在汽車消費端看不到的。”徐愛東對財經汽車表示,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和氫氧化鋰還要出口,企業還需要留有一定庫存,所以鋰的價格可能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據徐愛東介紹,目前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大力布局鋰礦資源,“2021年開始,中國企業開始大規模在國內外投資鋰礦,但是從投資到投產再到供應,企業也需要一定建設周期。”
作為動力電池的另一種重要原材料鎳,徐愛東認為鎳價格的走高只是短期因素。“雖然中國90%的鎳要靠進口,但是中國企業對海外鎳資源的投資是非常成功的。”徐愛東對財經汽車表示:“在印尼等地,中國企業都有鎳礦的投資,產出大多會運回國內,不僅滿足了中國,也滿足了全球的需要。鎳的對外依存度雖然很高,但不能就說是卡脖子問題。”
應該指出的是,在鋰礦供需緊張的情況下,一些資本開始伺機而動炒作鋰,這也加劇了鋰價格的劇烈上漲。陳士華對財經汽車表示:“在供需緊張的情況下,我們發現在一些貿易商有囤貨的現象。此外,鋰的交易量相對小,不是很規范,像無錫盤就能干擾價格。”
在2021年的財報會議上,蔚來汽車(NYSE:NIO)董事長、CEO李斌表示:我們對上游材料從礦產開始到各個環節,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調查,總體上認為碳酸鋰的漲價投機性因素更多一點;其實從需求和供應的角度來講,沒有那么大差距。
國內目前追蹤碳酸鋰市場報價的機構主要為亞洲金屬網、上海有色、百川盈孚和上海鋼聯。陳士華所說的無錫盤全名為無錫不銹鋼網。一位不愿具名的期貨從業者對財經汽車表示:“無錫電子盤相當于現貨價格,本來是區域內報價的一個系統。因為目前鋰資源的期貨處于缺失狀態,還沒有統一和成熟的價格機制,所以無錫電子盤能報遠期的價格就有點類似于期貨了。”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