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太陽能光熱發電彰顯新能源魅力 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時間:2011-10-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專家預測,未來光熱發電容量將大大超過光伏,在全球低碳經濟與新能源革命的大趨勢下,光熱發電極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份額最大的主導能源。

      專家預測,未來光熱發電容量將大大超過光伏,在全球低碳經濟與新能源革命的大趨勢下,光熱發電極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份額最大的主導能源。太陽能將優先發揮清潔能源的作用,展現新能源魅力,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鹽池,寧夏自治區東部的一個小縣城,自古被稱為“靈夏肘腋,環慶襟喉”,過去這里因為盛產灘羊和湖鹽而著稱,而今天,它的出名還因為“太陽能”。

  10月12日,一場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發電站開工慶典吸引了業界的注意。發電站由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投資22.5億元,與西門子中國、華北電力設計院共同打造,為亞洲首個槽式太陽能發電站,規劃容量92.5MW,預計2013年10月投產。

  太陽能寧夏樣本

  寧夏地勢海拔高、陰雨天氣少、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高、大氣透明度好,具有發展太陽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然而寧夏的太陽能開發程度仍處于落后水平,與臨近的甘肅、青海以及西藏差距甚大。

  利用太陽能發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光伏發電,一種是光熱發電。目前光伏發電占據了我國太陽能發電領域絕大部分份額。而光熱發電,由于產業鏈更加復雜和多元化,一直難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

  在光伏發電建設上,寧夏更是落后西部省區,如青海的農牧區已建成了140多座光伏電站,而寧夏僅于1995年在隆德沙塘中學由日本援助建設了1座小型光伏電站。家用光伏電源在寧夏市場也未形成,區內太陽能企業生產的戶用光伏電源產品全部銷售到區外。

  伴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大力發展和扶持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和產品的戰略目標,寧夏也在抓緊規劃區內新能源發展的路線圖,太陽能光熱發電也漸漸進入了規劃者的視線。

  太陽能熱發電又叫聚光式太陽能發電,通過聚集太陽輻射獲得熱能,將熱能轉化成高溫蒸汽驅動蒸汽輪機來發電。

  與光伏發電相比,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首先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因此可大大降低整個發電成本。此外,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中的“蓄電”環節,可以將獲得的熱能通過介質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可以保證在太陽落山后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機發電,電壓穩定。而光伏發電卻難以擺脫“看天吃飯”的尷尬。

  今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正式實施,在指導目錄鼓勵類新增的新能源門類中,太陽能光熱發電被放在突出位置。專家預測,未來光熱發電容量將大大超過光伏,在全球低碳經濟與新能源革命的大趨勢下,光熱發電極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份額最大的主導能源。

  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太陽能熱發電目標擬定為到2015年發電裝機達100萬千瓦,到2020年裝機達300萬千瓦。規劃未來5年將在全國光照條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具備水資源條件的地區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示范,“十二五”將通過這些試點地區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到2020年開始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5年光熱發電將有大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正在成為繼光伏發電之后的又一新能源利用焦點,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這個領域大手筆布局。

  能源發展新模式

  在10月12日舉行的哈納斯太陽能光熱發電站開工奠基儀式前,馬富強哈納斯新能源集團總裁,在會場旁臨時搭建的帳篷內與嘉賓們熱烈地交談著。在馬富強看來,風力發電、光熱發電等新型能源使用方式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

  一場大雨在奠基儀式開始時降臨會場,開工典禮在大雨中草草收場。雖然大雨使原本準備好的慶祝活動被取消了,但是,當地盼望已久的甘霖并未令人掃興,馬富強對集團未來進軍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決心更加堅定。哈納斯新能源集團通過媒體宣稱,將在“十二五”期間陸續開展建設2個光熱基地、10個光熱項目,未來的目標是光熱發電累計突破百萬千瓦。

  哈納斯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位于開門見沙丘,見“黃”不見“綠”的毛烏素沙漠邊緣,當地年降水量不足200毫升。在當地人看來,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其發展的新契機。

  總部在寧夏銀川的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是該地區最大的城市天然氣生產商和城市供氣運營商。近年來,公司把業務發展核心調整到風力發電、光熱發電等新型能源使用方式上來,正也是看重了這一契機。

  在太陽能利用方式上,馬富強把目光投向了即將成為新能源主導的太陽能光熱發電上。從2010年4月以來,哈納斯新能源集團組織了數十位國內外光熱領域的專家,對光熱發電進行了充分的調研、技術論證和經濟性分析。同時,與德國西門子公司、中國華北電力設計院等專業技術公司就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問題多次進行了充分交流和協商。2011年6月,項目獲得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

  10月12日,投資22.5億元的亞洲首個槽式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ISCC)發電站在寧夏鹽池地區破土動工。

  在馬富強的規劃中,是要將這座發電站建成國內首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為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大規模商業化運作積累經驗。

  該項目最大的特點是改變了傳統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的模式,通過增加儲熱裝置并與燃氣輪機聯合運行,最大化開發利用了太陽能資源,在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領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創新意義。

  從技術上講,該電站采用的ISCC(即一體化太陽能聯合循環系統)發電系統是將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與燃氣輪機發電系統相結合,利用太陽能和天然氣發電后的高溫煙氣作為加熱熱源聯合循環產生動力進行發電,可避免因自然條件造成的發電設施閑置問題,比常規槽式太陽能發電廠和常規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廠總體熱效率可提高25%。同時,“聯合循環”保證電站成長時間穩定供電,可增加電網的安全性。

  哈納斯ISCC發電站規劃容量92.5MW,項目建成后預估年發電量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10.4萬噸,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火力發電廠相比,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萬噸。

  ISCC技術是國際上太陽能光熱發電應用中先進、成熟的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ISCC系統研發投入使用以來,已在埃及、美國等國成功運營,證明該系統適用于光熱和油氣資源都較豐富的地區,在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有業內人士認為,該工程的上馬將帶來多個圍繞太陽能利用的新項目,亦會形成我國西部的又一重要新能源基地。

  國家能源局方面認為該項目的建成將充分實現可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改善當地的能源結構,對提升電能質量、滿足寧夏電力需求,完善當地綜合能源體系起到了支持作用,也希望哈納斯公司的這一項目對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工程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希望建成一個技術先進、經濟性好的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

  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建成將鑒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上發揮的巨大作用,引導人們大力發展此類能源并不斷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