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08網北京7月5日電 基于從重數量到重質量的轉型,“十二五”期間,中國將不再出臺《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代之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在今年“兩會”期間表示,“規劃”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然而,一位國家部委相關人士近日表示,“規劃”的出臺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
主管電動車的四部委對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存在分歧。其中,工信部基于銷售、能源網絡等產業化基礎現狀考慮,傾向于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條腿走路”。而科技部,則基于能源安全和趕超美日的考慮,仍傾向于“優先發展電動汽車”。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達成的最新共識是,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初步實現產業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實現產業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0萬輛。
但科技部仍不滿足于這一進度。科技部的專項規劃指出,到2015年,僅電動車一項的市場保有量就要達到100萬輛。這一指標,已經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十二五”指標的兩倍。國家發改委一位人士對此表示,短期內應以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的混合動力汽車為過渡階段,中長期過渡到充電式的純電動汽車,目前純電動汽車盤子很小,光靠它根本占領不了市場。
《中國汽車要聞》執行主編鐘師指出,即便按照當前高達6萬元/輛的私人購車補貼政策,純電動車仍然“下不了蛋,生不了崽”。從純電動汽車的起哄式擴能,到如今回歸“兩條腿走路”,這是一種糾偏。財政補貼重點如果得以從純電動汽車“一家獨大”,轉向與混合動力汽車共享,新一波混合動力汽車的產能擴張前景可期。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