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全球大變革前夜

時間:2019-10-31

來源:高工機器人網

導語:2019年,我們聽到最多的兩個詞:一個是不確定性,一個是生態圈。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加劇,才有了對生態圈構建的強需求。工業機器人作為系統性應用的產品,其生態構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心零部件、本體和系統集成商甚至是周邊配套設備商需要“擰成一股繩”,合力突圍。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2019年,我們聽到最多的兩個詞:一個是不確定性,一個是生態圈。不確定性既來自外部環境,比如汽車、3C行業的需求下滑,中美貿易戰;也來自于內部的焦慮,比如機器人增速放緩,產銷量未達預期,利潤進一步壓縮,這些都讓人措手不及。

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加劇,才有了對生態圈構建的強需求。工業機器人作為系統性應用的產品,其生態構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心零部件、本體和系統集成商甚至是周邊配套設備商需要“擰成一股繩”,合力突圍。

全球競爭態勢的變化

自去年拉開帷幕后,貿易戰持續升級,機器人作為被列入征稅清單的行業之一,受到的一定的波及。業內人士表示,中美貿易戰升級已經削弱制造業對設備投資的興趣,導致相關企業業績放緩。

從數據上來看,庫卡、發那科、ABB、安川今年上半年業績均出現明顯的下滑,而國內如智慧松德、勁勝智能等上市公司業績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貿易摩擦造成終端不景氣更具威脅性。從美國加征關稅的名單中,可以看出通信、電子、機械設備、汽車、家具等勞動密集產品是最為突出的征稅領域,而這恰恰是機器人應用較為集中的領域。

2018年下半年以來,3C和低端制造業,出口業務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特別是蘋果手機訂單下滑,導致整個3C行業處境艱難。

而從整個智能制造的整體情況來看,貿易戰惡化背后,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正加速向東南亞地區轉移:郭臺銘提出,到2020年,富士康在印度國內興建10至12家生產工廠,并創造至少100萬個就業機會;三星電子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最后一家手機工廠,并在越南設立新的工廠。

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尷尬的境地:前有虎狼,后有追兵。智能制造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抓手被寄予厚望,但現實的骨感讓制造業企業們深感無力:一邊是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結構性問題突出;一邊是“機器換人”不達預期,產線升級緩慢推進。這對機器人等智能制造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產機器人拐點已至?

2019年及以后,被認為是中國機器人的轉型年。中國機器人將面臨三大轉變:即由虛向實的轉變,由量向質的轉變,由泛向專的轉變。

在ABB、發那科、安川和KUKA四大巨頭業績下滑的同時,國產機器人競爭力逐漸加強,國內多家企業機器人相關業務營收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比如埃斯頓、華中數控等。

行業下行也并沒有阻礙國產機器人的創新步伐,仍有諸多機器人企業推出新品,尤其是在協作機器人領域和SCARA機器人領域。包括埃夫特、華數機器人、勃肯特、艾利特、節卡機器人、遨博等在內的企業都推出了新品。

從資本市場來看,科創板的開閘給機器人行業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對于普遍盈利能力都比較弱的國內機器人企業來說,科創板強調了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要求給大部分擁有核心技術但尚未盈利的機器人企業開了一扇通往資本市場的門。

在SCARA領域,作為輕負載機器人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SCARA領域正受到國內外企業的爭相布局,其中包括艾利特、拓斯達等,競爭愈發激烈。SCARA激戰的同時,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以SCARA為核心的專機迎來發展機遇,比如SCARA螺絲機和點膠機。據悉,山龍智控和鉑電科技的螺絲機均實現了較快地增長。

在AGV領域,一方面,作為國產化率最高的機器人品類,AGV這兩年在物流行業的發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8.81%,但經歷了2018年的第一輪洗牌之后,前兩年融到資的AGV企業已經過了燒錢的階段,新一輪的洗牌期也已經開始,具備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更有可能生存下去。

而另一方面,千億級的倉儲物流藍海市場吸引著資本的持續投入,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超過8家倉儲物流機器人企業獲得融資和增資。其中包括愛啃蘿卜、鯨倉科技、木神機器人、牧星智能等。

在協作機器人領域,在整個協作機器人落地不明朗的情況下,卻還是擁躉眾多,新入局既有溱者智能等新企業,也有埃夫特、配天、華數、埃斯頓等老牌企業,協作機器人作為未來最具想象力的產品正越來越成為企業的“標配”。

雖然協作機器人行業處于高速發展中,但是眾多剛入場還停留在“協作機器人”本體研發或者工程樣機階段的機器人企業,短期內無法形成規模化的應用,因此,企業正在極力挖掘協作機器人批量化應用的藍海市場。

此外,國產機器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已走出了最艱難的一步,實現了從0到1的發展,在不同領域實現了小批量的突破。而從國際市場競爭來看,國產機器人也正以全新的姿態面對與國外品牌的同臺競技,并逐漸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各地。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包括臺達、越疆科技、遨博機器人、大族機器人、埃斯頓、新松機器人、伯朗特、李群自動化、華數機器人、眾為興、埃夫特、國自機器人、珞石機器人、翼菲自動化、慧靈機器人、廣州數控、阿童木機器人、昆船、極智嘉、嘉騰機器人(排名不分先后)等已經將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銷往海外。

市場“跑馬圈地”和產業生態互聯

在產業低迷期,卻有包括ABB、發那科、愛仕達、勃肯特等國內外企業宣布擴張和擴產,更有像埃斯頓重金并購外企的案例。

3月,上海發那科宣布計劃今年在上海新建機器人超級智能工廠;8月22日,勃肯特鎮江工廠正式投產;9月12日,ABB宣布其位于中國上海的機器人新工廠和研發基地正式破土動工;9月15日,愛仕達宣布擬投入5-6.5億元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建設“溫嶺數字化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項目”。

這些企業逆勢擴張的背后,一方面是對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堅定信心;而另一方面,面對未來三年的關鍵時期,擴產和擴張正是在為卡位戰準備“糧草”。

隨著機器人國產化的推進,國外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國內正在崛起的機器人企業的沖擊。埃斯頓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提出了要躋身全球機器人第一陣營的戰略,收購CLOOS正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環。

從供給端來看,機器人行業兩極分化嚴重,存在產能結構性過剩的格局,行業洗牌正在進行中。一方面,低端市場集中度較低,無序競爭狀態明顯,產能過剩明顯,低端市場價格加速下降,小廠生存困難;另一方面,技術門檻高、產品質量要求高的中高端市場則為外資企業商及國內少數領先企業所占據,優質產能依然稀缺。

隨著國內企業切入海外廠商供應鏈,中高端市場需求將快速放量。所以,在技術性能提高和應用領域拓展方面,仍是“漫漫長征路”,需大力投入和長期發展。

如果說市場上的“跑馬圈地”是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那么產業上的生態互聯就是為參與全球競爭奠定基礎。

過去三年以來,愛仕達累計投資10多億元,構建和提高了機器人研發、制造和應用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了數字化智能制造生態圈;節卡機器人已逐步搭建起協作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生態圈,匯聚末端執行器、視覺、附件及應用軟件等領域的合作伙伴近100家;埃夫特一直致力于融合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整機、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和人工智能等板塊,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制造生態圈。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