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未來技術路線及人工智能等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企業怎樣應用工業機器人,實現智能制造?
工業機器人,給力機械加工
位于上海路的山東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與十幾家世界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進行合作,產品主要配套大眾、福特、沃爾沃、寶馬、奔馳等世界品牌乘用車和商用車。作為一家大型汽車零部件加工企業,工業機器人已經應用于機械加工工序和鍛造工序。
在機加工一車間,記者看到了4臺正在同時運轉的“金石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是2014年開始使用的,加工的部件主要出口到美國。”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4臺工業機器人按照電腦中設定的工藝流程,從取件到多工位加工再到成品放置一次性完成,整個過程完全由機器人操作,現場只有兩名工人在旁監控機器人運轉,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公司算了一筆賬,如果20個工人用20臺普通設備能生產8000件產品,那么,在相同時間內,6個工人用8臺工業機器人設備則能生產出12000件產品,生產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見一斑。
機加工二車間加工的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的傳動、制動和轉向系統,由于產品都是汽車關鍵零部件,關系到汽車的安全、運行等方面性能,產品機械性能指標要求都很高。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研發力度,主要在精密鍛造和高精度機械加工方面提高機器人的應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會讓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力,開拓更多的國外市場。”金馬工作人員介紹道。
本土機器人,多維瞄準市場
山東好幫手機器人有限公司是日照金港活塞有限公司下轄的一家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研發應用的高科技企業。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主要包括關節機器人、桁架機器人兩種產品。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國產機器人與發達國家機器人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以前只能進口機器人,我們照貓畫虎開始探索,但產品的質量和壽命上不去,國際品牌知名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這也是“好幫手”正在面臨的處境。“我們計劃利用3到5年的時間,完全掌握工業桁架機器人和關節機器人所有技術難題和市場拓展,實現預定的年產1000套工業關節機器人和1000套桁架機器人的預定目標,并完全實現關節機器人核心零部件RV減速器、控制器的自主研制和生產,使企業產品具備技術和價格的競爭優勢,創建具有自主民族品牌的高端機器人產品。”該企業負責人說。
正在建設中的中興(日照)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項目便是看準了服務機器人巨大的市場潛力。項目負責人介紹,建成后,將生產變電站巡檢機器人、電力巡線無人機、智能養老機器人、智能養老行走機器人、智能養老看護機器人、高危高污染環境巡檢機器人和軍用巡檢機器人,面向特種行業、養老護理和軍用三個市場,形成面向行業和消費兩類市場的產品系列,使日照成為國內知名的一線機器人產品基地。
此外,裕華生產的紡織成套設備也是我市的自主品牌,日照機器人產業正在走向多維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