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織業應按市場優化資源配置進行

時間:2015-03-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王天凱指出,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各方面的要素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單純靠成本吸引的轉移優勢現在已經逐步減弱,原有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發展需求。因此,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需要尋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方式,要深入探討行業市場發展與產業格局的結合點,要準確判斷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的發展前景,深入挖掘出產業發展的潛力,同時還要按照市場優化資源配置進行。

江西省工信委副主任萬慶勝認為,2015年及“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仍將在機遇與挑戰中迂回前行,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速度減緩,并逐步向整體轉移模式過渡。萬慶勝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部分外資返回境外建廠,另一方面是發達省份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省內轉移,同時中西部地區產業鏈尚不完善,普遍缺乏專業市場的支撐,再加上中西部勞動成本及土地價格逐年上升,轉移企業成本降低的效果不明顯,轉移意向隨之減弱。但東部發達省份日益趨緊的資源能源,又迫使低收益的傳統紡織產業必須向外尋求發展,而單個企業的對外轉接又受到以上多方面的條件制約。

“預計未來幾年產業轉移模式將逐步過渡到企業整體轉移,只有這樣的轉移才能促使承接地區下大力氣解決配套,實現合作共贏。”萬慶勝說。

事實上,在紡織產業轉移這些年來,除了成本優勢逐漸減弱和產業鏈不完善外,更重要的是,其轉移過來的企業產業層次偏低。

在江西走訪的數家紡織企業,其產品結構過于單一,仍以常規初加工產品為主,企業盈利空間小,風險大,同時自主創新能力偏弱。

多種因素的制約,也讓產業承接地的一些企業有向其他優勢地方繼續轉移的想法。江西鳳竹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紡織產業轉移就像是兩萬五千里長征,前有圍堵,后有追兵。“印度、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地區的產品價格比我們低很多,同時新疆紡織產業興起,產品價格也比我們要低,我們現在受到前后夾擊,打算繼續向西部地區轉移。”

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曉鳴認為,企業轉移成功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招工方面,政府每年要當成大事來抓。二是公司要加大力度穩定員工隊伍。“我們投資了1.1億元建立員工公寓,保證所有班組長10年內免費居住,10年后產權歸個人,這樣的力度在紡織企業中并不多見。”

嚴立鳴表示,安徽在產業轉移方面將以做大總量優化升級為重點,引導、優選紡織產業轉移,著力發展產業用、家紡、服裝等附加值高的終端產品,并加快推進安慶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等紡織特色園區建設,發揮集群規模效應。與此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大企業兼并或整合一部分實力較弱但加工制造能力水平較好的小企業,提升產業集中度,提高品牌企業的市場控制能力,不斷提高抵御風險能力。

王天凱指出,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各方面的要素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單純靠成本吸引的轉移優勢現在已經逐步減弱,原有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發展需求。因此,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需要尋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方式,要深入探討行業市場發展與產業格局的結合點,要準確判斷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的發展前景,深入挖掘出產業發展的潛力,同時還要按照市場優化資源配置進行。

“未來區域結構調整要關注幾個問題。一是與國家戰略決策相結合,‘一帶一路’沒有紡織支撐不完善,京津冀發展戰略、長江經濟開發區建設也有大好機遇。二是區域結構調整是市場行為。三是未來招工更難,如何穩定職工隊伍最為關鍵。”王天凱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