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本周三即6月5日歐盟將對華出口雙反初裁案即將進行表決,這樣一個議案如果獲得通過成為了歐盟的法令的話,將是迄今為止歐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懲罰性關稅措施。
初裁會對我國對歐盟出口的光伏產業產業鏈的各個部分都給予制裁。短期將給國內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給予很大的沖擊。但除了歐盟之外,其他國家的光伏市場起的非常快,像今年一季度以來全球市場里面美國、日本還有中國本土市場占有比例逐步擴大,這一年整個歐盟在全球的光伏市場占比已經不是第一,歐盟不再是光伏第一大的市場了,所以雙反的初裁會有一定的沖擊,但是不會改變產業大的變化的方向。
前段時間,李克強總理訪德,德國總理默克爾稱,不惜動用德國在歐洲的經濟影響力,也要盡量的阻止雙反政策的中裁,這也給我們相關的行業增加了一定的信心。其實我們看到二級市場上光伏產業太陽能各股的表現已經有了好轉的跡象,比如說日本太陽能發電裝機量在今年一季度是同比上升270%,目前行業處于復蘇的初期階段,行業當中一些公司也處于好轉的階段,而且像美國、日本光伏產業起來的非常快,需求端的狀態也不錯。
反傾銷初裁是在周五發布,反補貼初裁也預計在8月初公布,有三種反傾銷結果的可能,第一種是歐委會宣布征收臨時性的關稅或觸發貿易戰,第二是歐委會迫于多數成員國反對的壓力,宣布推遲作出決定,第三是歐委會宣布征稅決定,但是暫不執行。初裁獲得了通過,一些小企業受損,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無疑都是大企業,相反會提高產業的集中度。
對于光伏產業如果能夠復蘇的話,誰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國金證券行業分析師張帥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張帥:我覺得從受益角度來講,整個復蘇的第一階段應該是全行業普遍的受益,也就是說并不會存在明顯的上下游的差異,當然如果從價格復蘇的角度上來講,那肯定是越下游的產品越容易價格先復蘇。我覺得從整個產業鏈上來講,下游受益會比較早。有一些門檻不是那么高,但是具有高彈性,因此很容易獲益。上游像多晶硅收益會晚一點,但是由于是重資產的行業它的凈利潤利會比下游好一些,所以我是覺得這一輪的復蘇里面第一階段盈利能力修復其實選誰無所謂,等到修復完畢產生的凈利潤為正的情況的話,后面就要看各個企業差異了,看誰的毛利率恢復更快,看誰的擴展能力更強,誰就更有價值一些。
對于行業復蘇當中,如何選擇上市公司,要遵循什么邏輯,張帥給了一些他的建議。
張帥:反彈的選擇,我覺得剛才提到的兩個原則,第一就是盈利能力的恢復能力比較強的企業,比如說它的毛利率的恢復比整個行業平均的水平要快,這樣的企業無疑是會凈利潤的體現更快。第二個就是有一定的擴產能力,太陽能下游彈性比較好,所謂的彈性就是它的擴產相對來說比上游要容易要快,下游一般來講半年多就可以有產能擴出來,但是上游做多晶硅的話至少有18個月,這個有一個擴產周期,簡單從數字上來看下游的速度應該只有上游的1/3左右,我們的原則第一應該恢復的比較快,第二擴產能力比較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