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企業倒閉、出口受阻……在光伏行業遭遇嚴寒的形勢下,近日,在2012蘇浙皖太陽能光伏產業加工貿易對接會上,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直言:“未來兩年內,至少有八成光伏企業或將被整合?!?
八成光伏企業或被整合
太陽能光伏作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商品之一,一直得益于歐美光伏市場的拉動,全國生產的90%以上光伏產品均用以出口。不過,隨著金融危機、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導致歐美市場不景氣,對光伏產品需求增幅明顯下降,而國內的市場則呈現產業過熱的勢頭。
與此同時,歐美國家多次對華光伏企業采取“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讓不少國內企業普遍感受到“日子難熬”。面對當前光伏行業寒冬的持續蔓延,沈福鑫在會上直言:“未來兩年內,光伏企業在"質"與"量"上都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屆時,至少有八成光伏企業或將被整合。”
蘇浙皖有望組建光伏“聯盟”
“安徽太陽能光伏產業雖然起步較遲,但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迅猛,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集聚初具規模,形成了合肥、蚌埠、天長、霍山等一批光伏企業集聚區。去年,僅合肥市光伏產業產值就已達300億元。”安徽省商務廳副巡視員王曉陽表示,即便如此,當前整個光伏產業形勢并不樂觀,“產能過剩、企業倒閉、出口受阻”仍然困擾著光伏行業發展的步伐,此次舉辦的三省光伏產業對接會的目的就是共謀發展,應對挑戰。
同時,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操更生也表示,蘇浙皖三省在光伏行業中一直發展迅速,未來應該加強互動,促進光伏行業的交流與合作,組建光伏基地,形成產業化、規?;陌l展。
自然資源不適于租售
前不久,黑龍江省出臺《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條例》,其中規定“企業探測開發風能及太陽能資源必須經過氣象部門批準,而且探測出來的資源屬國家所有”。這讓不少光伏企業覺得“不安”。“會不會涉及個人利用收費問題以及向企業尋租,企業的成本壓力會不會加大?”
安徽博大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徐先生認為,光能、太陽能作為自然資源肯定不合適租售。
在操更生看來,“當前只能從中解讀出,當地的風能、太陽能監控的資源歸政府,該地區出臺的保護條例也僅為該地區"個案",蘇浙皖等地目前并沒有實施此項規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