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LED封裝企業拼死苦撐 然LED產業利好有限

時間:2012-03-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發改委已經正式發布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并將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去年一度受資本市場熱捧的LED將受益。

  雖然發改委已經正式發布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并將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去年一度受資本市場熱捧的LED將受益。

  成本偏高普及城鄉暫不現實

  “目前來看,淘汰白熾燈還輪不到LED,因為LED目前的成本還是比較高。”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徐淮表示,“《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發布之后,立刻引發LED股票上漲,我認為并不是很理性。”

  徐淮是在2月8日于北京舉行的“以舊換新-齊來淘汰白熾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做出如上表述的。

  截止2010年底,中國高效照明產品的普及率已經達到80%,2010年節能燈的普及率比2009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城市的普及工作做得更好,目前中國市gesep全球節能環保網場上還有約13億只白熾燈,其中約有10億只在農村。”

  “因為白熾燈除了少數酒店還用,大多數是農村的家庭,讓他們用好幾十元錢的LED替代幾元錢的白熾燈,恐怕沒有財政補貼是不可能的。”徐淮認為。

  據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對外聯絡部總監葉明介紹,中國在LED市場應用方面不可否認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是發展最快的國家。基于此,他認為,“作為一項爆炸性發展的產業,LED最終會取代其他光源。”

  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應用市場上所取得的成績主要是得益于“十城萬盞”計劃。據“十城萬盞”試點城市調研統計,目前37個試點城市已實施的示范工程超過2000項,應用的LED燈具超過420萬盞。

  對此,中國照明學會副秘書長劉世平表示:“現在大陸80%的路燈是高壓鈉燈,其光效是120流明/瓦,本身發光效率很高,發展也比較成熟。而LED試圖替換高壓鈉燈,就對其要求更高。LED實驗壽命是2萬-3萬小時,單鈉燈是1.2萬小時的壽命是肯定能夠保證的。”

  據劉世平介紹,一套400W的高壓鈉燈,連電源不超過1000元,但是一套能夠替代400W高壓鈉燈的LED要5000-8000元,甚至逼近萬元。“這筆錢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支付,成本都過高。發達地區能夠消化成本還好,但若在欠發達地區首先從路燈開始應用,反而影響其未來的市場推廣。”

  徐淮也認為,中國下階段應著重推廣LED用于室內照明。“一些室內照明品種的性價比,在其壽命周期中的投入和產出已經逐步趨于平衡了。照明產品不能因考政府的項目,關鍵還是要靠市場的競爭力,這樣才有更多的應用商要愿意用它。”

  但這些關于LED市場利好的預期并未放慢相關企業上市的步伐。

  上市提速封裝企業將末位淘汰

  2011年12月13號,聚飛光電剛通過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IPO申請審核,12月14號,萬潤科技緊隨其HTTP://WWW.GESEP.COM后敲響了證監會發審委的大門。

  12月16,創業板發審委通過了利亞德、長方半導體的首發申請。此后,遠方光電和茂碩電源的IPO申請也獲通過。

  據了解,在這些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中,聚飛光電、萬潤科技、長方半導體主營業務是均封裝。

  截止2011年底,已經登陸和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LED封裝企業就達到7家,但市場環境卻是大不如前。2011年中國LED封裝產值為32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幅僅為18%,遠低于市場預期的30%以上增長。而2010年大陸封裝產值的增幅達到了35%。

  目前大陸有1500家封裝企業,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第一陣營有40多家,銷售額在1000萬元至1億元人民幣之間的第二陣營企業不到400家,占比30%左右,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額還不到1000萬元人民幣。這與臺灣八大封裝上市公司平均1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相去甚遠。“這也無怪乎上市公司皆將募投項目用于主營業務的擴張。”徐淮表示。

  不過,隨著大陸企業的一擁而上,LED行業供給過剩、產品價格下跌、毛利率下滑、整體增速放緩的問題日益凸顯。

  國星光電董秘黨建忠表示:“每年的10月~12月是家電銷售的旺季,而去年卻遭遇了旺季不旺。”據介紹,國星光電產品毛利率已從2010年的32%降至2011年的20%左右。

  “2011年,還有許多LED封裝企業拼死苦撐,但2012年進入到階段性過剩階段,將會洗牌淘汰掉一些企業。”黨建忠說。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