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位于河北張北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首臺風機、光伏1兆瓦發電設備順利完成并網調試,資本市場也向儲能產業伸出了橄欖枝。8月底,鑫龍電器公告,將與美國ZBB能源公司、美國PowerSav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合資公司,正式進軍儲能領域。
而在商業化的道路上,儲能究竟走到了哪一步?業內人士認為,儲能的大規模生產必須先解決技術和經濟性問題,而這兩項目前看看來并不理想。這就急需國家補貼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資本風動
8月31日,根據鑫龍電器與上述兩家外資公司的協議,ZBB能源和PowerSav在香港共同成立一家合資控股公司,再由鑫龍電器早先設立的安徽鑫東投資公司與香港合資公司共同在安徽省蕪湖市合作設立安徽美能儲能有限公司,生產鋅溴液流儲能電池及其管理系統。
鑫龍電器發布的公告稱,隨著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出臺,電力儲存核心技術亟待發展,鑫龍電器本次投資涉足與本行業相關的輸配電設備電池項目領域,有利于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進一步提升未來的經營業績。
實際上,早在去年國內數家相關企業就已經盯上了儲能領域。2010年10月初,布局儲能領域多時的比亞迪頻繁發布在各地建設儲能電站的消息。2010年7月,一向對儲能秘而不宣的英利也高調透露了其飛輪儲能設備生產的詳細時間表;而一直備受資本青睞的普能也于去年3月份完成了2200萬美元的第三輪融資。
儲能市場到底有多大?市場研究機構SBI最新出具的能源報告顯示,全球公用事業的儲能市場規模每年能夠增長15.8%,到2015年將超過100億美元。
而據美國著名投資銀行PiperJaffray測算,未來10~12年全球儲能市場將超過60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將占據三分之一左右。
亟待扶持
據了解,即將出臺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規定,到2015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
“儲能市場化,首先要考慮技術和經濟性問題。如智能電網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調節電力供應,儲能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對獨立的風電、光電系統來說,儲能是必不可少的,但風電、光電的價格本來就比較貴,如果加上儲能裝置,價格就更貴了,市場就不可能接受,因此,儲能的大規模生產必須先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
而從大環境來看,儲能的政策利好并沒有如約而至。“目前國內還未出臺儲能行業的相關政策,儲能行業的發展更多是間接受惠于新能源產業方面的扶持。”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說。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新能源動力及儲能專委會候任秘書長夏凡也指出,國外的一些儲能企業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與政策環境不無關系。而中國雖然有風電和光伏發電補貼,卻沒有與之配套的儲能規劃和補貼,“不利于推動儲能市場的形成。”
風光儲輸示范樣本
8月底,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首臺風機、光伏1兆瓦發電設備順利完成并網調試,具備外送電條件,為下一步風光設備建設和調試提供了翔實的數據參考和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是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及國家電網公司聯合推出的“金太陽工程”首個重點項目,同時也是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首批重點工程中唯一的電源項目,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及輸電工程四位一體的可再生能源項目。
在發、儲、輸這一系列過程中,“儲”無疑是重要一環,它是改善風光電輸出功率波動,配合系統進一步實現平滑出力的關鍵。儲能無疑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這個完美能源供應模式的突破口。
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為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并網找到了解決的途徑,提供示范,也加快了儲能產業的商業化進程。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