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制約中國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瓶頸

時間:2011-09-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中國在全球制造業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如何保持中國經濟、中國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制造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面臨各種挑戰與風險。

  中國經濟整體的飛速發展為中國企業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管理水平良莠不齊的企業在過去二三十年都能獲得增長,因此企業重技術輕管理現象比較普遍。但發展到現在,中國制造難以突破的背后是中國企業的管理軟肋,尤其表現在對運營管理人才培養的忽視。

  當2010年中國總體經濟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中國制造業的產值超過了美國制造業產值成為世界第一大制造業主體。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制造業產值高達1.955萬億美元,在全球制造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為19.8%,而美國去年在全球制造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為19.4%。

  隨著中國在全球制造業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如何保持中國經濟、中國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制造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面臨各種挑戰與風險。

  9月2日,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舉辦的2011中國制造業全球運營高峰論壇,來自全球的政界、學術界精英以及企業領袖以全球化視角對中國制造進行了全面剖析。多位來自全球500強的企業領袖進行高峰對話,對中國制造的全球化運營出謀劃策,給企業的全球化戰略提供新視角。而綜觀與會者的觀點,換位后的中國制造目前面對的主要是三大瓶頸。

  新興市場角色轉變中國制造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伴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化運營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和重要的戰略選擇,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全球化戰略和運營模式成為了一個緊迫的議題。如何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和使用,進行設計、采購、制造、銷售以及提供服務,從而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如何在全球化運營中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來自世界一百強的霍尼韋爾全球副總裁沈達理(ShaneTedjarati)指出,“我們在考慮中國市場的同時,并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市場相對低廉的成本。”霍尼韋爾幾乎所有的制造以及產品集中在中國,中國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其具體表現在,中國制造產業的龐大規模,具備了支撐全球化運營的能力。中國制造發展20多年來,已經形成成熟的供應鏈,從設計到測試以及物流配送,全部可以在中國完成。

  “中國已經轉變為一個戰略性市場,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以幫助你在行業內建立更好的領導地位。”沈達理指出。霍尼韋爾主要業務為航空、自動化和特種材料、交通系統。其銷售額為360億美元,其中50%的銷售都是來自于美國以外的地區,中國是其海外最大市場。沈達理回憶,“中國之前只是作為一個下訂單的地方,現在我們希望在中國真正地開展業務。”霍尼韋爾已經將17個運營中心布局中國。

  與此相對的是,霍尼韋爾的策略制定中,有70%的決定在中國做出,服務于中國的客戶,另外30%的決策在全球的范圍內做出。霍尼韋爾在中國進行供應鏈一體化,包括研發、渠道的發展,以及客戶的細分和市場的營銷,以及知識產權、IP一體化的考慮。麥肯錫關于中國制造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接下來的十年,70%-80%全球的凈增長源自于高增長的地區。2020年的份額,很大程度來自于中國和印度兩國。同時,其他的份額也是來自于一些不同的高成長性的地區,包括中亞、拉美、中東、非洲、東盟等。

  “考慮到最近西方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來自中國和印度70%、80%的增長份額趨于保守了。”沈達理指出。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DavidSimchi-Levi教授長期研究全球化運營課題,“我們關注到在所有的新興市場有了很大變化。對于企業而言,從全球化的制造戰略轉移到以地區為中心的制造業戰略。對于各個企業的執行官和管理人員而言,不得不面臨復雜的變化環境、不確定性以及動態變化的環境。”

  “我們不能僅僅在中國設立一個跨國公司的代表處,那是上世紀90年代的概念,我們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本國的市場競爭者。”沈達理指出,隨著新興市場的角色轉變,在中國市場上的戰略需要進行調整。進入中國市場,不能將跨國公司作為競爭對手,“我們非常清楚如何和西門子或者通用電氣這些國際巨頭進行競爭。然而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來自中國本土,尤其是那些從100萬銷售收入上漲到200萬營業收入的本地參與者,因為他們了解客戶的購買需求,知道本地的價格敏感點。”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