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第八次全體會議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傳感網六項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傳感器網絡提出的基本規范,為傳感器網絡在各行業應用提供了標準化的參照體系。
我國傳感網技術和產業發展較快,對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產生了積極影響,受到各方面廣泛重視。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發展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基礎設施,推進物聯網的應用,而作為物聯網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傳感網,已經在電力、農業、工業、醫療等行業開展了試點應用。
據有關專家介紹,此次首批發布的六項標準征求意見稿包括:《傳感器網絡第一部分:總則》、《傳感器網絡第二部分:術語》、《傳感器網絡通信與信息交互第一部分低速無線傳感器網絡網絡層和應用支持子層技術規范》、《傳感器網絡接口信號接口規范》、《傳感器網絡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規范》、《傳感器網絡標識傳感節點編碼規范》。這些標準是在傳感器網絡標準體系框架下,根據產業發展需求,依據標準與技術發展規律而制定的,符合我國傳感器網絡標準技術與市場的需求。首批發布的標準對傳感器網絡的總體功能要求及體系架構給出了規定;在參照國內外傳感器網絡領域術語的基礎上對傳感網術語進行了梳理與匯總;從機械、電氣及軟件三個層面對傳感網中的傳感器接口提出了規范;對傳感網內統一的節點編碼給出了編碼規則;為保證傳感網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正確運行提出了安全的總體要求,并定義了網絡層和應用支持子層原語、命令、協議、幀格式等。這六項標準將為我國傳感網技術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對推動標準的自主創新將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