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三大問題阻路 我國通用零部件產業亟待轉型

時間:2011-06-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基礎零部件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大、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且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發展理念、人才隊伍建設也進步顯著。

      談及行業的發展現狀,中國機械通用機械零部件協會名譽理事長劉元杰的總結是“成就突出”。

      但緊跟其后的是另外四個字———“問題顯著”。

      在他看來,行業雖然多年來發展勢頭強勁,但卻大而不強,結構矛盾突出,且轉戰高端也面臨著諸多難題。

      對此,他認為業內必須應保持清醒頭腦?!白プ鹘y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實現行業轉型?!眲⒃鼙硎尽?/p>

      發展勢頭強勁

      “行業已連續多年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國內外市場發展勢頭強勁?!眲⒃芙榻B說。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基礎零部件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大、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且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發展理念、人才隊伍建設也進步顯著。

      據了解,我國的通用零部件產業有主要骨干企業200余家,年銷售額超過2500多億元,年出口70多億美元,市場銷售額已排在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成為基礎零部件制造大國。

      目前我國通用零部件進出口總值已成為我國機械基礎件大行業進出口總值的主體,其進口值所占比例約為80%,出口值約占60%。

      結構矛盾突出

      但不容回避的是,該產業大而不強、結構矛盾突出,其主要表現有三:

      其一,關鍵零部件大量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據悉,2010年全行業進口135億美元,出口70億美元,貿易逆差65億美元,其中汽車自動變速器和高速列車變速器等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尚需大量進口,“我們是緊固件出口大國,但進出口的價差竟高達6~8倍之多?!眲⒃懿粺o擔憂地說。其二,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品質差距明顯。

      中低檔產品產能過剩、高檔產品能力不足,造成了低層次的重復建設以及同質化的惡性競爭。據初步統計,高檔產品占比僅約10%,中檔產品和低檔產品分別占比約50%、40%。

      劉元杰還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外同類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一致性、可靠性差距較大,國內產品壽命較短,一般為國外同類產品壽命的30~70%,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要求,此外,生產效率、能耗、物耗、排放、環保等也存在較大差距。

      其三,高級技術人才缺少,裝備水平較低。

      據了解,高級創新型技術人才缺少,產業技術工人匱乏的現象較為普遍。目前行業內工程技術人員占在職人員的5~6%,而在一線從事設計、工藝的人員還不足2%。

      行業內的高檔設備少,中低檔設備多,規模以上企業的高檔設備占比約為1%;數控設備少,機動電動設備多;單機工作多,自動化智能化成線生產設備少;手工抽檢多,在線檢測少。

      轉戰高端壓力重重

      采訪中,劉元杰還提醒說,“十二五”期間通用零部件行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不確定因素。

      首先,與國外相比,國內產品在高端市場上的競爭力還有較大差距。受到國外跨國公司的技術壁壘和配套系統限制,我們很難進入整車或主機配套領域,同時,國外反傾銷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產業的可持續較快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

      其次,部分發達國家推行“再工業化”的政策,在加大出口的同時減少進口,這將會影響我國零部件的出口,而且大量高端零部件的進口,還會對我國機械零部件企業向高端發展形成新的壓力。

      最后,通貨膨脹、人民幣匯率變化、成本大幅增加、新的社會矛盾、復雜的國際環境等一系列問題,也將影響行業的發展,這些也都是我們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頭腦?!彼麖娬{。

      行業迎來轉型機遇

      “通用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方式亟待轉變?!眲⒃軓娬{說,目前的政策環境、產業發展均為行業的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

      長期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存在著重主機、輕部件的突出問題,致使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18個重大技術裝備重點領域中,大部分產品的關鍵基礎件都依靠進口。好在基礎零部件嚴重滯后主機發展的局面已經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零部件的高端發展已成為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為此,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機械基礎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機械基礎零部件、關鍵特種材料及基礎制造工藝“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突破一批基礎零部件關鍵制造技術,產品技術水平達到21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這為基礎零部件的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與此同時,傳統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劉元杰表示,國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重大裝備自主化水平,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等,將推動基礎零部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則將為高端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他分析說,高端制造裝備的“十二五”規劃分為五個部分:航空、航天、高速鐵路、海洋工程、智能裝備。其中,大飛機“十二五”投入600億元,海洋工程裝備將投入2500億元,智能裝備到2020年80%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將立足國內,而上述的工程裝備都需要提供高檔的基礎零部件,這無疑將為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容量。

      “全球經濟復蘇為零部件穩定和擴大國際市場提供了市場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創造新的發展輝煌?!彼硎?。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