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三大“硬傷”制約廈門模具產業發展

時間:2011-03-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廈門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市模具行業協會和湖里區生產力促進中心聯合舉辦的廈門首屆模具質量與制造水平評定會公布了結果。

      由廈門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市模具行業協會和湖里區生產力促進中心聯合舉辦的廈門首屆模具質量與制造水平評定會公布了結果。海盛、馳杰、耐德等7家企業的18副模具獲得了國際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的評定。來自全國的評審專家表示:廈門模具的總體水平還不錯,但檔次不高,和廣東、江浙等發達地區相比,廈門落后了整整一代。

  模具產業被稱為“工業之母”,小到手機蓋板,大到汽車頂蓋或車門,都需要模具作為生產設備。廈門市模具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說,模具產業是一個“點鐵成金”的高附加值行業,一塊用來制作模具的原材料,也許就值幾十元,但加工成模具后,可能值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

  廈門的模具企業本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因為,戴爾、柯達、夏新、金龍、萬利達、廈華、聯想、燦坤等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的制造企業就在身邊,模具產品需求量大。但由于行業技術水平不夠高,產業鏈不完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批訂單流向廣東、江浙一帶。

  業內人士分析,三大“硬傷”制約了廈門模具業的發展,首先,廈門市模具行業以中小民營企業居多,模具企業地點分散,相互溝通較少,技術、信息不流暢,未能形成規模效應;第二,資金不足導致一些企業無力進行設備更新,目前廈門模具設備僅達到第二代,而江浙地區已是與國際水平同步的第三代設備了。廈門企業在購買設備上爭取到的優惠不多,在享受國家財政部、國稅總局扶持模具行業發展優惠政策的全國160家模具企業中,廈門無一家入選;第三,從業人數少,專業人才匱乏,使得模具企業管理、技術骨干緊缺,造成用工成本高。

  廈門市科技局表示,要大力支持廈門模具業的發展。模具行業協會也提出,要幫助企業爭取更多購買設備的稅收優惠政策,與華中科技大學結合舉辦模具設計制造模擬人才的培訓,推動模具產業自動化生產,提高模具檔次。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