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歐美制造業給力 全球復蘇失衡緩解

時間:2011-0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歐美制造業的向好使發達國家縮小了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復蘇進程,對不平衡的全球經濟發展態勢起到糾正作用,但是否能真正走上全球復蘇良性軌道還需擠壓掉國際游資推升的過剩的市場泡沫。

      美歐亞制造業3日都傳出好消息,美國制造業景氣擴張速度創7個月最高,歐元區制造業連續第四個月擴張,亞洲制造業活力不減,顯示歐美復蘇步伐開始向新興市場靠攏,全球經濟可能逐漸進入平衡復蘇軌道。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趨勢下,美國可能不需要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但市場泡沫難以消退,樂觀預期持續推動資金進入大宗商品市場,銅期貨價格創下43個月來高點,許多亞洲國家需應對相對“過熱”經濟下的通脹壓力。
  美國或無需第三輪“撒錢”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12月制造業指數升至57,高于前月的56.6,不僅創去年5月來最高水平,也是連續第17個月擴張,證實美國經濟復蘇力度增強,50以上代表景氣擴張,反之代表萎縮。
  《華爾街日報》評論道,該數據與2010年最后數月的強勁就業和消費者支出數據一致,從而將令分析師預計,脆弱的美國經濟復蘇可能在今年最終變為可自我持續的成長。
  “這可能說服美聯儲按計劃在2011年中結束6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我們正以穩健的步伐進入新一年”,野村證券美國分析師Zach Pandl稱,“制造業報告暗示,經濟正在加快增長,第一季增速應能達到3%。”高盛分析師近日表示,美國經濟成長更加強勁的跡象,將至少勸說美聯儲在6000億美元購債計劃于2011年中結束時,不會擴大該計劃。他們在寫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如果2011年上半年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5%至4%,那么很難預計美聯儲會堅持增加債券購買規模。”
  歐元區經濟回暖
  另據Markit Economics 3日公布的資料,歐元區16國上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7.1,高于初估的56.8和前月55.3,且逼近去年4月創下的46個月高點,主要受惠于新訂單激增和勞動市場大幅好轉,反映出德法兩國正帶領歐元區的工業復蘇,該指數已連續15個月超過50。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說,歐元區周邊國家在去年12月出現振奮人心的跡象,“德國仍表現優異,差點就出現創紀錄的成長,法國表現居次,該國去年12月PMI僅稍低于前月的10年高峰。周邊國家如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出現顯著復蘇跡象,僅希臘例外,出口有助推升這些國家的產量增長,但希臘的衰退速度至少已經減緩”。
  雖然財政緊縮措施和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愛爾蘭、葡萄牙等國家的政府借貸成本攀至難以控制的水平,但Markit的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的制造商仍成長茁壯。
  亞洲承受通脹加劇壓力
  歐美制造業的向好使發達國家縮小了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復蘇進程,對不平衡的全球經濟發展態勢起到糾正作用,但是否能真正走上全球復蘇良性軌道還需擠壓掉國際游資推升的過剩的市場泡沫。4日,受經濟預期樂觀,資金追逐高風險產品意愿增強,倫敦金屬期貨交易所3個月期銅價格盤中漲至43個月高點,大宗商品價格泡沫無疑給制造業整體仍在活躍期的亞洲國家增添更多通脹壓力。
  匯豐銀行3日公布的調查則顯示,印度去年12月PMI降至56.7,不如前月的58.4,主因是工廠生產和新訂單的成長力道轉弱,這減輕外界對該國經濟過熱的疑慮。印度PMI已連續21個月高于50;此外,韓國去年12月PMI經季節調整后升至53.9,遠高于前月的50.2,創七個月來最大升幅。匯豐說:“韓國經濟去年有個完美句點,隨著全球貿易榮景再起,韓國格外能從中受益,該國出口和勞動市場都日益增強。”上周,匯豐剛剛公布了中國和日本的2010年12月份PMI數據,中國依然顯示出強勁增長,僅較11月份略有放緩,而日本制造業產出的萎縮幅度為3個月來最小。
  中國與印度2010年12月制造業產出增長放緩,但韓國等地區增速提高,從而縮小了亞洲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與新興經濟巨人之間在制造業活動方面的差距。之前,中國和印度都呈現出加速發展、與亞洲其他新興經濟體距離越拉越遠的態勢:2010年11月份中印制造業增長勢頭強勁,而其他地區的數據較為疲軟或平緩。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道,亞洲制造業活力不減,以及經濟活動加速的其他跡象,都將加劇通貨膨脹可能在亞洲抬頭的擔憂。中國央行在圣誕節當天宣布了幾周內的第二次加息。如果定于未來幾周發布的經濟數據證實經濟增長正普遍復蘇,預期亞洲其他國家央行也會采取同樣舉措。
  匯豐駐新加坡首席印度經濟學家雷夫·埃斯克森表示,印度央行(RBI)將提前而非推遲再次加息。“(印度的)PMI數據顯示,經濟仍保持高速增長,但這越來越難以與令人舒適的通脹水平相調和。”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