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口稀土合金的名目,進行變相走私已成為稀土行業公開的秘密。
10月12日,多位從事稀土出口貿易的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稀土走合金出口是不違法的,不能算走私。北京一家大型稀土企業內部人士稱,“現在國家對鐵合金出口并沒有明確規定,目前很多合金都是這樣出口,最多是違規但不違法。”
“目前稀土合金大部分企業都能做,很難控制,要遏制稀土走私只能對鐵合金重新作出規定,如含稀土元素50%以上的除外,這樣才能杜絕。”一位長期從事稀土產業的人士稱。
鐵合金變相走私成新寵
鐵合金——稀土元素跟鐵元素的結合物,因為不受出口配額限制而日漸成為部分不法之徒的“新寵”。
“國內目前生產銷售量較大的合金品種有鏑鐵合金、硅鎂合金、硅鐵合金等,這些均以稀土元素為原料,無論是國內銷售,還是出口,稀土合金的生產都是依照訂單進行,包括數量和品種。”包頭一位稀土技術研發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記者了解到,目前,鐵合金一般按重量計鐵元素含量在4%及以上并含有下列一種或幾種元素。其中,鉻超過10%、錳超過30%、磷超過3%、硅超過8%、除碳以外的其他元素,合計超過10%,但最高銅含量不得超過10%。
據悉,合金因用途不一樣稀土元素的含量也不同,而稀土合金多選用純度好的品種,如鏑鐵、釓鐵,均為釹鐵硼的添加物。“以鏑鐵合金為例,80%的含量是鏑,很多合資企業從中國進口一些低端的釹鐵硼,再把鏑鐵加進去到國外做一些高端產品。”上述研發人士介紹道。
中國稀土協會一位要求不具名的副秘書長向記者表示,國家減少稀土配額后,越來越多的外資加大了在稀土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投資設廠的力度,“這些外資企業變相駕馭中國稀土供應鏈,輕而易舉地獲得當地的稀土資源,簡單加工后便運到國外進行深加工或儲備。”
“我們贛州一家有外資背景的公司就這樣做過,這家公司在國內采購原材料,經過粗加工后出口日本。”贛州一家常年從事稀土行業的企業負責人透露稱,“一般的釹鐵硼合金片,鏑含量平均3個多點(百分比),鐠釹含量30個點,從外觀上是看不出來的,他們有些就直接做成含50多個點的鏑,拿到國外直接重新提煉就行了。”
據悉,該公司主要以生產稀土新材料為主,公司投產后年生產釹鐵硼薄片達2000噸。另一位從事稀土貿易的企業人士表示,“一般的釹鐵硼的工藝程序分為冶煉-制粉-成型-燒結,而做成釹鐵硼合金算是很粗的加工,離釹鐵硼還很遠,但他們是光明正大地出口,因為國家允許合金片的出口。”
行業人士分析稱,外資拿到這些初級產品后,回國提純后生產出的附加價值又提高了十幾倍。
稀土政策存“真空”
媒體報道稱,國家相關部委正制定的稀土“十二五”規劃將加強對稀土走私和稀土合金的管理監督。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發現,雖然此前國家明確稀土配額制度,但由于目前政策不完善,部分高價值稀土仍以合金形式出口,并沒有受到稀土配額的限制。
多位從事稀土出口貿易的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稀土走合金出口是不違法的,不能算走私。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稀土合金種類比較多,因為沒有配額限制,海關不會細分稀土鐵合金與其他鐵合金,數據很難統計。“比如包頭是稀土比較敏感的地帶,如果直接報關合金,包頭海關是不是很重視?那可以選擇異地報關,這樣很多東西都是假的,而當地海關卻很難控制。”一位熟悉出口報關流程的海關人士表示。
包頭稀土技術研發人士告訴記者,“一些中外合資企業通過合辦企業獲得分離冶煉產品配額,不排除他們在此過程中有走私行為。但是,從海關資料里面看它的出口產品屬于合金類,其次即便抽查它也確實是合金,海關根本管不到它。”
稀土協會人士認為,基層海關執法力度有待加強。“稀土外觀很明顯,只要認真很容易辨別。”不過,他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完全杜絕走私是不可能的,但要控制大批量走私,除海關加強監管外,更需要原產地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加強監督。
北京某大型稀土企業銷售人員表示,要改變稀土走私的嚴峻局面,只能讓國家修改稅則,“目前稀土合金大部分都能做,因此很難控制,要對鐵合金重新作出規定,如含稀土元素50%以上的除外,這樣才能杜絕。”
此前,上海程姓貿易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減少走私最好的辦法就是產品細分。“對于重稀土資源設立單獨稅號和最低限價,按此發放配額。產量大的輕稀土資源則可以根據國內外的消費量設定合理的配額機制,等達到基本平衡后就好多了。”
稀土政策存“真空” 鐵合金變相走私成新寵
時間:2010-10-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借出口稀土合金的名目,進行變相走私已成為稀土行業公開的秘密。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臺積電三星設計特斯拉AI5芯片性能暴增40倍 馬斯克:不會取代英偉達
10月23日消息,據媒體綜合報道,今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臺積電、三星將參與設計特斯拉人工智能5號芯片(AI5)的設計...
關鍵詞:芯片 2025-11-05


具身智能,汽車供應鏈的“下一站”
據車百會披露的調研結果顯示,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中游、下游各環節,均可與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產業鏈深度銜接,60%以上的產業鏈可以為智能機...
關鍵詞:具身智能 2025-11-05

前沿技術將如何變革機器人技術?
隨著先進傳感器、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DigitalTwin)、擴展現實(XR)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技術驅動型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
關鍵詞:人工智能 2025-11-05

寧德時代入股鋰電材料龍頭!
10月31日,鋰電材料龍頭企業天華新能(300390.SZ)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裴振華、容建芬夫婦與寧德時代(300750.SZ)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關鍵詞:新能源 2025-11-04
英偉達50億美元聯姻英特爾的背后邏輯
根據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公告,英偉達將以每股23.28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同時雙方將聯合開發面向PC和數據中心的新款芯片。
關鍵詞:半導體 2025-11-04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