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要能源基地分布、負荷中心分布于國土的西部、東部,之間距離長達800-3000 公里,長距離低損耗送電是我國電網必須解決的問題,特高壓電網勢在必行。
2009年5月,國家電網宣布建設“堅強的智能電網”, “堅強”和“智能”是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內涵。只有形成堅強網架結構,構建“堅強”的基礎,實現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智能”技術特征,才能充分發揮堅強智能電網的功能和作用。特高壓就為發展智能電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特高壓”指的是在現有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之上采用更高一級電壓等級輸電技術。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500千伏超高壓交流電網,特高壓電網具備更遠距離、更大容量、更低損耗、更節約土地資源等優點,能夠更好的適應遠距離大容量電力輸送需求。預計到2020年,在統一調度、統一安排檢修的情況下,全國可減少裝機超過2000萬千瓦,節約投資760億元。華北-華中-華東同步電網每年可減少棄水電量約60億千瓦時,節約煤炭約260萬噸。
1.示范工程驗收,特高壓一觸即發:
繼新疆電網與西北電網、西藏電網與青海電網并網之后,8月國家電網宣布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已通過國家驗收,該線路程全長640km,于2009年1月6日投運后,已累計運行583天,輸送電量157.54 億kw*h。該工程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0%,同年7月8日, 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距離最遠、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800kv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兩個示范工程的竣工投運,標志著我國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核心技術,正式進入了“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運行時代。
2.三縱三橫一環網,十二五計劃投資3500億元: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重要階段,在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基礎上,國家電網將加快“三華”特高壓交流同步電網建設。2015年,“三華”特高壓電網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還將建成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錫盟、蒙西、張北、陜北能源基地通過三個縱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三華”送電,北部煤電、西南水電通過三個橫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華北、華中和長三角特高壓環網送電。建設錫盟—北京東—天津南—濟南—徐州—南京、張北—北京西—石家莊—豫北—駐馬店—武漢—南昌、陜北(蒙西)—晉中—晉東南—南陽—荊門—長沙3個縱向輸電通道。建設蒙西—晉北—石家莊—濟南—濰坊、晉中—豫北—徐州、雅安—樂山—重慶—長壽—萬縣— 荊門—武漢—皖南3個橫向輸電通道。建設淮南—南京—泰州—蘇州—上?!惚薄钅稀茨祥L三角特高壓雙環網。
根據國家電網的測算,到2020年,晉陜蒙寧新等西部煤電基地規劃向中東部地區外送煤電2.34億千瓦,其中通過特高壓交直流電網外送1.97億千瓦。按照國家電網的計劃,山西、陜北煤電通過特高壓交流外送,蒙西、錫盟、寧東煤電通過特高壓交直流混合外送,新疆、蒙東煤電通過特高壓直流向“華北、華東和華中”電網送電。
“十二五”期間交直流特高壓的變電站規劃約33座,而“十一五”期間僅為7座,增幅超過4倍。我們根據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kV交流線路中標情況進行數據假設,預計十二五期間,特高壓交流線路主變壓器需求約257臺,并聯電抗器約416臺,GIS/HGIS約105個間隔。
國家電網規劃“十二五”期間,為了配合西南水電、西北華北煤電和風電基地的開發,還將建設 11 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包括:錦屏-江蘇、溪洛渡-浙江、哈密-河南、寧東-紹興、酒泉-湖南、準東-重慶、蒙西-江蘇、彬長-山東、隴東-江西、呼盟-山東、錫盟-南京等,比照已建成的兩條線路,預計總投資至少在1200億元以上。
我們預計“十二五”期間,特高壓總投資將接近3300億元,其中特高壓交流2100億元,特高壓直流1200億元。平均每年將有300多億的市場空間,未來三年特高壓建設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30%。
國網公司計劃到2020年,建成特高壓交流變電站53座,變電容量 3.36 億千伏安,線路長度4.45 萬公里。根此我們預計“十三五”新增變電站在20座左右,2010年-2020年總投資額在5000億左右,十二五為特高壓建設的高峰期,然后緩慢回落。
根據今年國網“一號文件”和特高壓“十二五”規劃,今年將重點推進“淮南—皖南—上海、錫盟—南京,陜北—長沙,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工程獲得核準并開工建設,蒙西—濰坊、晉東南—豫北—徐州、雅安—皖南特高壓工程具備上報核準條件;特高壓直流工程方面,爭取溪洛渡—浙西工程獲得核準,哈密、酒泉、準東及寧東Ⅱ回直流外送工程取得突破。推進跨區聯網工程,確保年內實現新疆與西北聯網。
特高壓建設全面啟動 產業盛宴即將開始
時間:2010-10-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的“特高壓”指的是在現有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之上采用更高一級電壓等級輸電技術。能夠更好的適應遠距離大容量電力輸送需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集體沖高,光伏再次走向更大發展
11月5日,光伏概念股爆發,阿特斯、東方日升、芯能科技、特變電工、隆基綠能、天合光能等都在大漲。
關鍵詞:2025-11-05
臺積電三星設計特斯拉AI5芯片性能暴增40倍 馬斯克:不會取代英偉達
10月23日消息,據媒體綜合報道,今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臺積電、三星將參與設計特斯拉人工智能5號芯片(AI5)的設計...
關鍵詞:2025-11-05
全球電池巨頭汽車電池工廠轉向儲能電池
LG新能源合資工廠轉向儲能系統(ESS)電池生產一事已被實錘。
關鍵詞:2025-11-05
兩大上市公司達成固態電池重要合作
近日,固態電池產業合作頻現,圍繞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等靜壓設備等方向展開深度合作。
關鍵詞:2025-11-05
具身智能,汽車供應鏈的“下一站”
據車百會披露的調研結果顯示,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中游、下游各環節,均可與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產業鏈深度銜接,60%以上的產業鏈可以為智能機...
關鍵詞:2025-11-05
全球首項工業5G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5G網絡是支撐新型工業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其與工業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動智能制造和工業數字化轉型,為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關鍵詞:2025-11-05
前沿技術將如何變革機器人技術?
隨著先進傳感器、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DigitalTwin)、擴展現實(XR)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技術驅動型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
關鍵詞:2025-11-05
告別動力短板! PH3 伺服電機賦能產線高效智造!
高速/高過載 + 低齒槽 + 1 級能效 + IP67 防護 + UL/CE雙認證!
關鍵詞:2025-11-04
寧德時代入股鋰電材料龍頭!
10月31日,鋰電材料龍頭企業天華新能(300390.SZ)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裴振華、容建芬夫婦與寧德時代(300750.SZ)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關鍵詞:2025-11-04
英偉達50億美元聯姻英特爾的背后邏輯
根據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公告,英偉達將以每股23.28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同時雙方將聯合開發面向PC和數據中心的新款芯片。
關鍵詞:2025-11-04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