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乃國家或政黨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而制定的行動準則。政策是生命和力量的源泉,是做好一切事業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政策對一個行業的影響,是決定性、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好的政策可以使該行業興旺、發達,不好的政策可以造成行業災難性的后果。因此,研究政策對汽車運輸業的影響,對于我們做好汽車運輸企業的工作,對于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的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從而造成汽車運輸運力和運輸需求之間的長期失調,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運輸需求長期不能得到滿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政策,我國政府提出“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一起干,國營、集體、個體一起上,有路大家行車”的方針,道路運輸運力與運量之間的矛盾得到迅速緩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中城市和干線公路之間的道路運輸已經出現公交化的趨勢。為“物暢其流,人暢其行”發揮了良好的作用,顯示出政策的巨大威力。
2009年我國政府出臺1.6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附加費的政策。當年就使小排量汽車的銷售量增加了二百多萬輛,使我國的汽車產、銷量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第一,顯示出政策在汽車消費導向上的巨大作用。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實行“引進、消化、吸收、提高、創新”,“引進和自主開發相結合”,“開放、搞活”的市場經濟政策,使得“2010年前使我國成為世界主要汽車制造國”的計劃提前實現。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國,充分顯示政策的巨大影響力和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巨大作用。
2009年1月1日實行的燃油稅改革,燃油稅是隨燃油消耗量征收,對于“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發揮了良好的作用。減輕了汽車運輸業的負擔,促進了汽車運輸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油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促使汽車運輸企業下大功夫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想方設法減少燃油消耗,想方設法減少燃油價格上升帶來的負面影響,充分顯示出這項改革的良好作用。
2008年7月1日執行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由于執行“無過錯賠償”,使交通事故中的傷、亡人員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是,汽車運輸企業不得不多買保險險種,增加了運輸成本。而保險費率與違章和事故賠償掛鉤,獎優罰劣,促進了交通安全意識的建立,又有利于汽車運輸企業減少交通事故,降低運輸成本。“先行墊付”的政策又使運輸企業的被凍結資金減少,減少了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充分顯示了政策的主導和導向作用。
凡此種種充分說明:政策對于汽車運輸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充分說明政策對汽車運輸業的發展發揮著決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