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日、美三國紛紛發布2009年國內汽車產量(在本國內生產的汽車數量)數據,中國以1379萬輛的產量超越日本,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此前近20年里,全球第一大生產國的桂冠一直被美日兩國壟斷。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日本國內汽車產量為793萬輛,同比下滑31.5%,為33年來首次跌破800萬輛。導致產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國內汽車消費萎縮,另一方面是出口市場萎縮。
2009年,日本國內汽車消費僅有460.9萬輛,同比下滑9.4%,并是日本1976年以來首次國內銷量低于500萬輛。與此同時,日本汽車出口量下滑46.2%,至361萬輛,為8年來首次年度下降。對亞洲出口量下挫27.9%,對美國出口重挫41.8%。
美國雖然以1040萬輛的銷量居2009年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但是由于美國高昂的人力成本,包括豐田在內的公司均一定程度地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國家設廠,導致在美國境內生產汽車的總量只有570萬輛。
一方面是日、美銷量下滑,另一方面是中國汽車銷量激增,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輕松超過日美兩國,以1379萬輛首次奪冠。
不過“光環”背后依然存在諸多陰影。汽車專家賈新光指出,目前中國的汽車企業仍然規模偏小,經濟技術實力很弱。雖然中國汽車產量達到全球第一,但是近60%的產量均來自于外資公司在中國成立的合資生產企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乘用車銷量中,自主品牌公司生產了457萬輛,占總量的44%。此外,衡量汽車工業實力的另一個銷量指標——汽車出口數據依然悲觀。
2009年我國汽車出口僅有33.24萬輛,同比下降46%,其中乘用車出口14.96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57%。而2008年的汽車“霸主”日本,其國內生產汽車1156.4萬輛,其中648萬輛均出口到美國、歐洲、亞洲等地區。而中國汽車出口地區主要為俄羅斯、中東、非洲,在最發達的歐盟、日本和美國,幾乎看不到懸掛中國標識的汽車。
不過中國汽車整體實力雖然不如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歐洲和美國,但中國汽車在全球的地位卻在快速提高。吉利并購沃爾沃,北汽購入薩博品牌部分資產,都使得中國汽車在全球的地位快速提升。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