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大核電夢想照進現實 機組國產化率已達55%

時間:2010-02-0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世界核電復蘇大潮洶涌、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要求空前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的核電未來往何處去”的問題日益迫切。

      2009年底,聽到韓國首次打進國際核電市場取得阿聯酋200億美元核電大單的消息,王炳華的心被刺痛了。作為負責推動中國核電自主化發展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他知道一個國家實現核電技術出口是多么重的分量。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韓國和我國幾乎同時起步發展核電。現在,它成功走出自主創新的道路,我們卻落在了后面。”不過,讓王炳華感到鼓舞的是,2009年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創新技術正從夢想逐步走向現實: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西屋先進壓水堆(AP1000)技術建造的首批4臺機組先后開工3臺,依托這批項目進行自主創新的“中”字頭核電技術CA P1400也已起步。

  從“核電大國”變“核電強國”的夢想

  在歷經近30年不懈的發展之后,中國的核電事業取得了令世界注目的成就,卻也面對著些許的尷尬與無奈:在設計、建造運營能力不斷大幅躍進的同時,在大型商用核電領域中始終未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現有投運的11臺核電機組中,使用的技術卻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復雜“面龐”:廣東大亞灣是法國技術、江蘇田灣是俄羅斯技術、浙江秦山三期是加拿大技術、秦山一期是中國自己的二代技術……

  在世界核電復蘇大潮洶涌、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要求空前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的核電未來往何處去”的問題日益迫切。

  2006年底,我國政府審時度勢,果斷作出“統一核電發展技術路線”的重大決策: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發展道路,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A P1000技術。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隨之應運而生,作為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主體,與核電站的業主共同推進第三代核電站的建設。

  “這是高起點推進中國核電自主化發展的開放之路,也是一條被韓國證明行之有效的路子,”王炳華說。擁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核電”技術,由“核電大國”轉變成“核電強國”,一直是中國核電人的夢想。

  當初引進A P1000技術時業界存在不少質疑之聲:既然是世界上安全性最好、技術最先進的核電技術,為什么第一臺機組不是在美國本土而在中國建造?

  對此,王炳華認為,中國率先決定引進A P1000技術實際上是節約了成本,如果等到現在全球核電正“熱”時才引進,就會錯失先機并大大增加引進技術的成本。

  據了解,經歷核電停滯期后,美國也重新啟動核電建設,目前已有3個核電站6臺機組采用了AP1000技術,第一臺AP1000機組將于2016年投產,比中國晚三年。

  AP1000機組國產化率已達55%

  為掌握AP1000依托項目的最新進展,王炳華上周末又去了一趟浙江三門核電站建設現場。他堅持一個月至少去一趟三門核電站。

  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是世界上首臺建設的A P1000機組,其進展情況備受世界矚目。其與2號機組及山東海陽核電站的首批兩臺機組一起被確定為我國引進A P1000技術的自主化依托項目。

  據了解,為推動第三代核電技術自主化發展,國家共投入131億元重大專項發展資金,其中1/3用于A P1000技術的消化吸收。

  王炳華介紹,隨著2009年12月28日山東海陽核電站1號機組的開工,4臺A P1000依托機組已經有3臺進入主體工程建設階段,目前各機組工程進展順利。兩個核電站首臺機組按計劃分別于2013年8月和2014年2月并網發電。

      因是首次從圖紙變實踐,沒有先例可循,一切都在摸索中。可貴的是,我國核電人在引進消化這項先進技術、推進關鍵設備國產化和依托項目的工程建設中,敢于攻堅克難,勇于自主創新,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核島安全殼、模塊、主管道、大型鍛件、核島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等五大核心關鍵技術。

      王炳華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顯示關鍵技術設備國產化進展的圖表,標著綠色的是西屋技術,紅色是我國已掌握的。已有一多半被標注成綠色,表明這些設備的綜合國產化率已達55%。

  “中”字頭核電站2013年開始建設

  不過,引進A P1000僅是第三代核電技術自主化征程的第一步,更關鍵在于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為此國家專門設立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目標是在掌握A P1000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再創新,開發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功率更大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品牌。

  這個重大技術專項示范工程的代號是CAP1400,意思就是中國的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先進非能動核電技術,C即代表中國。為實現這個自主化目標,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外方為主,我方全面參與,建成自主化依托項目4臺A P1000機組,基本形成A P1000三代核電沿海廠址標準設計;第二步,我方為主,外方支持,形成A P1000內陸廠址的標準設計,完全具備在沿海和內陸建設A P1000核電機組的能力;第三步,實現全面自主創新,形成C A P1400標準設計,建成C A P1400重大專項示范工程及進行規模化建設,開展更大裝機容量的C A P1700的預研工作。

  王炳華透露,目前三個內陸核電站項目湖南桃花江項目、湖北咸寧項目、江西彭澤項目到2010年年底都將具備開工的技術條件,即理論上已可實現自主建設。

  據了解,第三步戰略中將建設的C A P1400核電站已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調整后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該核電站選址山東省威海市榮成石島灣,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華能集團共同出資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廠址安全分析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相關專題技術研究。按照計劃,這個“中”字頭核電站2013年開始建設,2017年底并網發電。

  屆時,我國將具備成套核電技術出口能力。王炳華說,只有擁有自主化技術,才能像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一樣,在滿足國內核電自主建設發展的同時“走出去”,贏得世界核電大單。中國雖然起步晚,但他堅信,一定會走得更好。

更多電力能源資訊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