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第十八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時間:2009-10-2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第十八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于2009年10月24日-25日在寧波大橋生態農莊召開。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光譜儀器與食品、公共安全——光譜分析儀器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

當今食品安全、疾病預防、環境監測、生命科學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我國有關部門為此已積極采取措施,各行業加強產品的質量管理,相關檢測標準正逐步與國際接軌,以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光譜儀器在上述各領域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和光學儀器學會物理光學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于2009年10月24日-25日在寧波大橋生態農莊召開。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光譜儀器與食品、公共安全——光譜分析儀器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全國各地各單位從事儀器研制開發和應用的專家、教授及科技人員共50多人歡聚一堂,暢敘友情,交流、學習、研討。儀器信息網作為特邀媒體參加了此次會議。   上海精科公司袁為立副總經理首先致辭,“光譜產業近年獲得了快速發展,本次學術交流會為光譜領域的新老朋友提供了學術交流的機會,必將對光譜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閆成德理事長首先代表分析儀器分會對各位專家長期以來支持、幫助表示感謝,并講到“食品安全問題是上至政府領導,下至百姓,國內國外,都是極為關注的問題,也是分析儀器工作者肩負的重擔、責任。今后,提高分析隊伍水平、進行分析方法標準研究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李昌厚副理事長的發言中講到,“學術會議的主要目的可以歸納為:尋找知音、交流學術思想、獲得信息,而此次交流會一定會滿足各位與會者的不同需求。”      北分瑞利集團武惠忠副總經理致辭,“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已成功舉辦了17屆,近20年來,眾多分析儀器研制與應用科技工作者一直支持和參與歷屆光譜儀器研討會,通過大會交流,為我國的分析儀器制造和應用方面獻計獻策做了大量工作。”   會議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學者就有關學術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作大會報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李昌厚研究員做了題為“光譜儀器與食品藥品安全監測”的報告。報告中對食品污染及其檢測儀器、方法等做了全面闡述,并對如何評價食品、藥品污染檢測儀器做了詳細的講解,“打破進口儀器總比國產儀器好的誤區,特別高檔次儀器確實是進口好,但常規、普及型的基礎儀器國產儀器已能滿足需要。評價儀器的標準歸納為六個方面:智能性、經濟性、美學性、適用性、可靠性、工藝性。”   清華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孫素琴教授做了題為“紅外光譜法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的報告。孫素琴教授結合課題組所作的工作與各位專家共同探討紅外方法的不足,應該做的工作還有哪些。報告中以奶粉、紅酒的紅外光譜分析為例介紹了混合物紅外光譜宏觀指紋分析法,尤其詳細介紹了紅外光譜三級鑒別體系。紅外光譜法與多種分析方法的聯和使用為食品的質量檢測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天津大學范世福教授做了題為“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下,儀器儀表屆該何以應對?”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為了我國儀器事業持續、突破性發展,我國儀器科技界應該:跳出模仿、跟風的思維定式,堅決走自主創新道路;加強“產、學、研、用”各方聯合等。   清華大學化學系鄧勃教授做了題為“電熱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中進樣技術”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中的溶液進樣、固體進樣、氣體進樣技術的最新進展,其中包括多種中國自主研發的原子吸收光譜進樣技術,如:雙熱源或原子化器分別獨立控制熱解過程和原子化過程直接分析固體樣品,低溫常壓介電壁壘放電發生氫化物方法等已在實驗室有樣機出現,如能與分析儀器廠商合作則可以馬上商品化。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劉克玲研究員做了題為“原子光譜分析儀器的進展及其應用”的報告。目前,原子光譜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領域,發展速度比較緩慢。近年來,原子光譜向著節省能源及微型化的方向發展,如微等離子體及微芯片等離子體的應用。此外,聯用技術發展也很快,如激色譜和原子光譜的聯用技術被用來做元素的形態分析等。   長春光機所盧啟鵬研究員做了題為“人參成分的近紅外光譜定量分析”的報告。人參是我國東北三省三寶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目前,對其主要成份人參總糖、皂苷等成份檢測多采用繁瑣的化學分析方法,耗時、成本高,同時不可避免的對樣品造成耗損。盧啟鵬教授采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對29份人參粉末樣品成份進行快速、無損定量分析,獲得了較高的分析精度。進一步深入研究有望實現珍貴的野山參樣品營養成份近紅外光譜無損檢測。      此外,第二軍醫大學陸峰教授、解放軍總后衛生部藥品儀器所王緒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黃梅珍教授、河北工業大學張思祥教授、上海精科公司張開富高工和黃賽琴工程師、北京瑞利公司張錦茂高工等也分別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