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人體運動發電“納米發電機”

時間:2009-06-2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種納米發電器,它可以將我們移動身體時自然產生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隨著研究的深入,利用我們一天在辦公室的活動,納米發電機產生的電能,足夠給我們的個人電子設備供電。

納米發電機: 通過走路發電 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種納米發電器,它可以將我們移動身體時自然產生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隨著研究的深入,利用我們一天在辦公室的活動,納米發電機產生的電能,足夠給我們的個人電子設備(如手機、MP3播放器、筆記本電腦等)供電。 有了它,我們可能迎來一個新時代:由于能從周圍環境獲得電力,而不再是由電池供電,微型傳感器和微型醫療設備變得很耐用。最早在19世紀80年代通過示范,一些材料能將機械壓力轉換成電流(壓電效應),并已被應用多年。例如,把由它提供能量的發光二極管嵌入兒童運動鞋的鞋底,它還能發出火花,點著丙烷為燃料的打火機,蠟燭,壁爐等。但迄今為止,沒人能將這一基本免費的能量用于細微處——尤其在微觀領域——其中的設備厚度可僅有人類頭發的千萬分之一。納米壓電器件將極其寶貴,因為它們可以無限期運行,而不需補充動力和充電。 如今,美國亞特蘭大佐治亞理工學院的一位研究員可能已有所突破。材料科學家王中林描述了首臺納米發電器:該裝置主要依靠氧化鋅納米軟金屬絲,這些金屬絲就像刷子的細毛一樣覆在一個中間夾有剛性聚合物的金屬電極上。當有外力按下聚合物時,氧化鋅細絲受到聚合物擠壓變彎曲并產生電流。 目前為止,王研究員一組用這種方法已能發出0.2伏的電,它的功率只有6.8%——遠低于常規電池的性能。不過,他說,如果集成許多納米發電器就足以把它投入實際應用當中。 納米發電器的設計綜合了現有的納米技術和集成電路的優點,可以迅速走向成熟。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