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產業用紡織品發揮結構調整主力作用

時間:2009-05-0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給予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準確而清晰的定位,對于加快產業用紡織品發展,促進紡織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給予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準確而清晰的定位,對于加快產業用紡織品發展,促進紡織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性金融危機導致各國經濟下滑,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卻一枝獨秀,被稱為“逆勢強勁發展的行業”。與傳統紡織業相比,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含量高、用工量少、勞動力素質要求高等特點,是紡織工業中最具有潛力且高附加值的產業。當前發達國家產業用紡織品比重一般占到30%左右,而我國僅占15%左右,上升空間很大。 產業用紡織品成為新的增長點 產業用紡織品涵蓋面廣,涉及過濾用、醫衛用、土工布及合成材料、特殊裝飾用、農業用、高性能紡織復合骨架材料、交通運輸用、建筑用等二十幾個領域。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配套工業應用為主的產業用紡織品將逐步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發展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規劃》指出,在未來3~5年,結合國家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通過完善相關標準規范,促進產業用紡織品在水利、交通、建筑、農業、環保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 近幾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發展較快,但由于產業規模小、企業分散、產品門類多、創新開發及產需銜接不足、相關標準和使用規范缺失等因素,制約了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加快產業用紡織品開發應用,是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和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 《規劃》把醫用紡織品、過濾用紡織品、土工布材料、特殊裝飾用、高性能復合材料、農業用紡織品六大領域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就是要加快產業用紡織品發展,提高其在紡織工業中的比重。 醫療衛生用紡織品主要包括醫用防護紡織品和醫用仿生紡織材料兩類。醫用防護紡織品是指采用合成纖維等原料,以紡粘、熔噴、水刺或其復合非織造加工方式為主的各類應用在醫用和防護領域內的紡織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一次性手術衣、隔離服等。受技術創新、準入標準等問題所困,國內非織造布類一次性手術衣、隔離衣等技術和產品尚未實現自主產業化突破。目前國內大多企業只能以卷材等半成品的形式加工,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國內市場占有率不足10%。2003年的“非典”和以后發生的禽流感,以及目前墨西哥、美國爆發的甲型H1N1流感,都對醫用防護紡織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用仿生紡織材料包括人造血管、心臟瓣膜、人工關節、人工腎等,目前主要依賴進口,國內發展速度較慢,不能滿足需要。 環保過濾用紡織品,優先發展用于水質、煙氣和精細過濾等方面的紡織材料,包括袋式除塵器專用的滌綸、錦綸和丙綸等聚酯纖維常規濾料,聚苯硫醚、芳綸1313等耐高溫、耐腐蝕、抗靜電、阻燃的高性能濾料,主要用于過濾火力發電、冶煉、垃圾焚燒處理、水泥、煤化工、公路建設瀝青攪拌、化工等行業;車用功能性過濾介質材料,可排除煙塵、細菌、霉菌和粉塵等有害物質;精細過濾用紡織材料,在過濾效率、成本、復合等方面與傳統的機織和針織濾料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且便于在生產線上進行打裥、折疊、模壓成型等深加工處理。 “十一五”期間,國內高性能纖維材料如聚苯硫醚、芳綸1313、芳砜綸等在產業化規模生產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然而在生產過濾材料時還存在很多應用加工的技術難題,尤其是在纖維應用設計、織造方法、定型、后處理、縫制、安裝、保養維護、附件設計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形成一整套自主技術。 土工布及合成材料,我國已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之中,如深圳西部通道、深圳機場、青藏鐵路工程、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等。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柵,可用于擋土墻加筋、軟土地基加筋、高填方邊坡防護等;復合土工布是江河、航道、堤壩、水庫、港灣、護坡、鐵路、公路、機場等現代土木工程的理想材料;復合土工膜,可用于防止鐵路路基翻漿冒泥、垃圾填埋場防滲、堤壩防滲、蓄水池防滲、隧道防水防漏、渠道防滲等。 特殊裝飾用紡織品在產業用紡織品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其在鐵路、船舶、汽車運輸、建筑、旅游等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如貨物、港口、碼頭、露天倉庫等貯備的物資都離不開篷蓋布。然而,國產特殊裝飾用紡織品由于技術落后,多年來在用途方面一直得不到突破,產品無法滿足各個領域不斷增長的需求。 高性能復合增強材料重點發展的方向是風力葉片、航空航天預制件等。與傳統的纖維束鋪層或纏繞而制成的復合材料相比,紡織復合材料的整體性和穩定性更高,具有顯著的抗應力集中、沖擊損傷和裂紋擴展性能,應用領域已從航空航天領域逐漸擴展到交通、能源、建筑、體育等國民經濟多個領域。 農用紡織品廣泛應用于土壤遮蓋物、防冰雹防雨織物、遮陽織物等。現代農用紡織品廣泛應用于園藝、耕種和其他農業活動,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減少損害和降低損失,幫助人們預防因為環境污染等原因而引起的各種各樣的危害。 2008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總產量約為606.2萬噸,同比增長11.42%,但出口競爭力系數只有0.6,低于紡織品平均水平,尤其是高端產品仍需進口。國家在今后3~5年將加大對上述6個方面的支持力度,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 發揮紡織工業結構調整主力作用 《規劃》把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上升到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推進紡織工業產業結構性調整的戰略高度。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培育一批產業用紡織品重點企業,壯大一批自主品牌,形成一批產業集群,努力打造技術性紡織品強國,加快我國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的進程。 產業用紡織品將堅持技術創新、產需銜接、量質并舉、聯盟配套的基本原則,以六大領域的產業用紡織品為重點,銜接上下游產業鏈,帶動相關行業等配套產業發展,提高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產品水平,促進產業優化升級。2009~2011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整體目標是:結合國家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通過完善相關標準規范,促進產業用紡織品在水利、交通、建筑、農業、環保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保持平穩增長,產業用紡織品占纖維加工總量的比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產業布局趨于合理,自主品牌建設取得一定突破。在關鍵領域內,初步形成穩定有效銜接的產業用紡織品下游應用市場。 在行業公共體系和服務平臺上,將加快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聯合,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科研平臺。探索建立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機制,吸引各類風險投資,為科技含量較高、成長潛力較大、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服務。 為預防盲目投資,將加大對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監管力度,對包裝用、醫用、衛生用紡織品實行行業準入制度,防止部分企業擾亂市場。在全國產業布局規劃的基礎上,形成產業用紡織品企業的差異化優勢互補格局,鼓勵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發展。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