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意法半導體STM32N6持續賦能邊緣AI

時間:2025-08-01

來源:電子工程世界

導語:在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邊緣人工智能(Edge AI)已成為嵌入式系統領域的變革性技術。與依賴云端計算的大型語言模型不同,邊緣人工智能使設備能夠在本地執行復雜的人工智能任務,從而減少延遲、增強隱私保護并降低功耗。

  這種轉變為智能設備開辟了新的可能性,從智能家居到工業自動化,再到醫療和汽車應用。意法半導體(ST)作為全球半導體領導者,通過其最新的 STM32N6 微控制器系列和強大的軟件生態系統,站在這一技術浪潮的前沿。

  ST的邊緣人工智能愿景

  ST正在通過關注三大趨勢,戰略性地定位自己在邊緣人工智能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邊緣計算的轉型:人工智能的計算范式正在從標量計算轉向向量計算,再到矩陣計算。這種轉變對于高效處理復雜的人工智能工作負載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資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統中。ST 致力于通過硬件加速和優化的軟件棧推動這一轉型。

  安全性:隨著物聯網設備的激增,連接端點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增加了惡意軟件攻擊的風險。ST 強調在邊緣設備中嵌入強大的安全功能,以保護數據完整性和用戶隱私。

  從邊緣到云的連續性:ST 正在開發解決方案,以無縫連接邊緣設備和云端基礎設施。這包括在數據中心中用于可插拔光學的下一代 EML 替換,以及在邊緣嵌入人工智能加速的微控制器。

  Remy Elwisan,STMicroelectronics 微控制器、數字 IC 和射頻產品集團總裁,表達了公司成為微控制器人工智能領域“金標準”的雄心,類似于英偉達在云基礎設施中的地位。這一愿景通過結合強大的軟件生態系統和硬件加速來實現,使人工智能對廣泛的應用變得可訪問且實用。

  STM32N6 微控制器:邊緣人工智能的突破

  STM32N6 是 STM32 系列中最強大的微控制器,專為邊緣人工智能應用設計。其關鍵功能包括:

  處理器:基于運行頻率為 800 MHz 的 Arm Cortex-M55,這是首款引入 Arm Helium 向量處理技術的微控制器,為標準 CPU 帶來了數字信號處理(DSP)能力。這種技術支持高達約 150 條指令,優化了高級 DSP 和機器學習代碼的執行。

  神經處理單元(NPU):ST 自主研發的 Neural-ART 加速器以 1 GHz 運行,提供高達 600 GOPS(每秒十億次操作)的處理能力,平均性能為 3 TOPS/W。與現有的高端 STM32 微控制器相比,這提供了 600 倍的機器學習性能提升,使實時神經網絡推理成為可能,適用于計算機視覺和音頻處理等任務。

  多媒體功能:STM32N6 配備了專用的計算機視覺流水線,包括 MIPI CSI-2 接口和圖像信號處理器(ISP),確保與市場上各種攝像頭的廣泛兼容性。此外,它還包括 H.264 硬件編碼器、JPEG 編解碼器和 NeoChrom 圖形加速器,使其適合開發功能豐富的嵌入式產品。

  內存和存儲:STM32N6 提供 4.2 MB 的片上 SRAM 和快速串行接口,用于外部存儲器,滿足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內存需求。

  安全特性:STM32N6 支持最新的安全標準,目標是 SESIP 3 級和 PSA 3 級認證,確保在邊緣設備中實現強大的安全保護。

  STM32N6 關鍵技術規格

  應用領域:STM32N6 針對多種市場,包括智能工業、機器人、無人機、醫療、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農業和個人電子產品。其處理物體檢測、手勢識別和語音命令等任務的能力,使其成為現代嵌入式系統的多功能解決方案。

  STM32N6 的市場接受度令人印象深刻。據 Elwisan 透露,該系列預計將成為 STM32 產品線中收入最快達到 1 億美元的產品之一,反映了其在工業、消費電子和基礎設施應用中的廣泛采用。

  生態系統與開發者支持

  為了幫助開發者充分利用邊緣人工智能的潛力,ST提供了 ST 邊緣人工智能套件,這是一個全面的免費工具、案例研究和資源集合,旨在簡化人工智能在嵌入式設計中的集成。該套件支持多種 ST 產品,包括 STM32 微控制器、微處理器、Stellar 微控制器和帶機器學習核心(MLC)及圖像信號處理單元(ISPU)的 MEMS 智能傳感器。

  ST 邊緣人工智能套件的關鍵組件:

  ST Edge AI-Core版本和ST Edge AI Developer Cloud:用于優化和評估任何 ST 硬件上的人工智能模型性能。

  STM32Cube.AI (X-CUBE-AI):專為 STM32 微控制器設計的神經網絡優化工具,支持 TensorFlow Lite、Keras 和 ONNX 等框架。

  NanoEdge AI Studio:為 STM32 微控制器提供自動化機器學習(AutoML)功能,簡化模型開發。

  AI for OpenSTLinux (X-LINUX-AI) 和 STM32MP2 離線編譯器:支持基于 Linux 的人工智能框架的 STM32 微處理器。

  StellarStudioAI:用于 Stellar 微控制器的神經網絡優化和部署。

  ST AIoT Craft 和 MEMS Studio:用于 MEMS 傳感器的數據分析、算法設計和模型優化。

  MLC/ISPU 模型庫:預優化模型的存儲庫,加速開發過程。

  ST 邊緣人工智能套件概覽

  開發者體驗:ST 強調通過減少開發時間來提升開發者體驗。例如,ST 集成了 Visual Studio Code 擴展以支持 STM32Cube,這是 Microsoft 網站上下載量最大的擴展之一。此外,活躍用戶從 2022 年的 80 萬增加到 2024 年的 130 萬。

  案例研究和模型庫:ST 邊緣人工智能套件包括超過 50 個案例研究,涵蓋從工業機器振動數據分析到復雜計算機視覺應用的場景。模型庫提供預優化的模型,簡化了如人物檢測、圖像分類、姿勢估計和音頻場景識別等任務的部署。

  未來方向

  ST致力于通過持續的硬件和軟件創新,推進人工智能加速的微控制器發展。公司計劃推出新的微控制器系列,擴展對卷積神經網絡(CNN)、遞歸神經網絡(RNN)和其他工作負載的支持。此外,ST 最近收購了一家位于多倫多的公司,以增強其人工智能軟件棧和模型庫的功能,進一步鞏固其在邊緣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

  邊緣人工智能的更廣泛影響將徹底改變多個行業。通過在本地處理數據,邊緣設備可以實現更高的自主性、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隱私保護。從智能家居中的語音助手到工業自動化中的預測性維護,STM32N6 和其支持生態系統正在為這些進步鋪平道路。

  結論

  STM32N6 和 ST 邊緣人工智能套件體現了 ST 對邊緣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的承諾。通過將尖端硬件與全面的軟件生態系統相結合,ST 使開發者能夠創建以前難以想象的創新解決方案。隨著邊緣人工智能的持續發展,ST 憑借其強大的產品組合和開發者支持,有望引領這一變革之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