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呼吸機成硬通貨,風口搶占急需企業“智造”升級

時間:2020-04-02

來源:智能制造網 作者:林中易木

導語:當前,在全球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下,呼吸機已經成為繼口罩之后的又一“硬通貨”。而伴隨著其藍海市場的逐步開啟,我國呼吸機產業發展不僅迎來了罕見的爆發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升級考驗。

呼吸機是一種能代替、控制或改變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部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節約心臟儲備能力的裝置。一般分為無創和有創兩類。當前,在全球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下,呼吸機已經成為繼口罩之后的又一“硬通貨”。而伴隨著其藍海市場的逐步開啟,我國呼吸機產業發展不僅迎來了罕見的爆發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升級考驗。

口罩之后,呼吸機需求爆發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呼吸機為何物?但在現階段,我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呼吸機就是新冠病人們的“救命機”!因為在病毒尚沒有疫苗來快速治愈的情況下,各國都只能依靠長時間的隔離治療來對抗疫情,而呼吸機就是隔離治療必不可少的重要醫療設備。

基于此,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開來,呼吸機也同口罩一樣成為了各國急需的醫療物資。例如此前,美國總統在慰問英國首相的時候,收到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們需要呼吸機”。當時,英國呼吸機的短缺程度已經達到了征用寵物呼吸機治療人類的程度,雖饑不擇食,但也實屬無奈。

同時,對于美國這樣醫療儲備和實力較為強勁的國家來說,呼吸機也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前不久,美國聯邦就重啟了《國防生產法》,強行要求通用和福特兩汽車廠商跨界生產呼吸機。此外,美國還從國外購買了一定數量的呼吸機,但供給量依然無法滿足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而截至目前,歐洲疫情較為嚴重的幾個國家中,意大利呼吸機數量只有3000臺,德國1萬臺,英國和法國各5000臺……呼吸機的短缺已經嚴重制約了它們抗擊疫情的能力!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呼吁國內企業轉型,還是大力從國外訂購,增加呼吸機保有量已成為它們的共同需求。

供應全球,我國產能受考驗

相比于國外來說,我國由于疫情防控得及時,目前對呼吸機的需求不是很高。再加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呼吸機生產國之一,擁有廣東、江蘇、湖北等多個呼吸機生產大省,且相關產能已經快速恢復。因此眼下在滿足自身所需之外,我們也有充足的呼吸機儲備用于出口。

在3月30日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便介紹自3月19日以來,短短10天時間我國就已出口了呼吸機1700臺,且已獲得訂單2萬臺。同時據央視消息,近日美國紐約州還從中國訂購了1.7萬臺呼吸機,每臺售價2.5萬美元,總價值約4億美元。

也就是說,國外呼吸機需求和缺口的爆發,給了我國產業提質增效發展的機會。當前,除了原有的魚躍醫療、邁瑞醫療、航天長峰、復星醫藥等老牌醫療設備制造商之外,一些其他領域的企業也紛紛跨界而來從零起步生產呼吸機,營造了一派欣欣向榮的熱鬧發展景象。

不過,呼吸機的生產并不容易。一直以來,我國都因核心技術的不足而導致呼吸機發展受阻嚴重,而疫情期間,在固有問題之上又增加了原材料短缺和物流不暢等限制,則進一步加劇了我國企業生產的難度。

與此同時,生產一臺呼吸機所需要的時間大概在40天左右,技術差點的可能要一年以上才能量產。而當前,國內一些大型廠商訂單已經排到六七月份,小型工廠訂單也不在少數,在訂單需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我國呼吸機的產能無疑受到了嚴峻考驗。

藍海開啟,未來智造成趨勢

那么,我國要如何才能提升呼吸機的產能呢?要如何才能抓住這一次產業發展的良機呢?

從業界近些年的轉型發展來看,實現呼吸機的“智造”顯然是一個重要趨勢。而實現“智造”大致有兩種途徑:其一是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其二是呼吸機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首先在前一點上,利用近年來大火的機器人工業互聯網、5G等技術,通過多種智能技術的融合應用來替代傳統的人力生產模式,能夠有效推動呼吸機生產線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不僅能提效增速,而且還能降低生產成本、保障作業安全。

其次在后一點上,如何將各種智能技術集成到呼吸機上,讓呼吸機的質量和性能實現重大提升是升級的關鍵所在。前兩年,我國已經有醫院研發出了“智能呼吸機監測系統”,在AI、大數據等加持下,呼吸機具備了“讀懂”患者呼吸的能力,這為產品的智能化升級打下了模板。

總而言之,當前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之下,呼吸機的市場藍海已經在飛速打開。未來,隨著醫療領域風口的蔓延,可能家用領域的呼吸機需求也能迎來發展,諸如睡眠呼吸機等也能迎來崛起。在此背景下,加速呼吸機的“智造”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國企業切記不可志得意滿、固步自封。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