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將于11月27日上午召開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49次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松科技)的首發申請。
據公開資料顯示,瑞松科技是一家專注機器人系統集成與智能制造領域的研發、設計、制造、應用和銷售服務的高科技企業。
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機器人焊接技術、機器人圖像視覺技術、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等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多項技術,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汽車零部件、3C、機械、電梯、摩托車、船舶等高端行業,客戶群體中也不乏本田、豐田、日立電梯等國際名企。
在招股說明書中,瑞松科技表示本次募資的資金將用于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償還銀行借款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等,繼續加碼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域,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研發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業績逐年增長,但風險亦然
對瑞松科技來說,這趟科創板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早在今年6月,瑞松科技便提交了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申請,但在7月30日,上交所官網卻顯示瑞松科技已中止上市申請,直到9月2日才恢復為“已問詢”狀態,重啟科創板闖關之行。
但即便上市之路再起,瑞松科技依然有問題急需解決。
從瑞松科技的財報來看,近幾年公司的營收與凈利潤都是呈現增長趨勢,其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6.54億元、7.05億元、7.36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339.73萬元、5842.38萬元、6857.81萬元。
從數據上來看,瑞松科技的成績還是能不錯。但問題在于,業績增長的背后,還隱藏了一些風險。
(圖源:瑞松科技招股說明書截圖)
從客戶結構來看,盡管瑞松科技表示其產品應用于多個行業,但其實在2016至2018年間,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基本都是汽車行業企業。然后再從營業收入占比來看,這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之和在營收比例中的占比分別為48.01%、51.50%、76.83%。
不難看出,營收增長的同時,瑞松科技的客戶集中度也在逐年提高。
經常投資理財的人肯定都聽過這么一句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對于公司的經營來說也是如此。當客戶集中于同一個行業的時候,其實弊反而大于利。
當行業發展景氣的時候,公司可以跟上一起吃一波紅利,但是當行業發展下行時,公司要面對的可能就是斷崖式下滑的慘淡業績。
對于這點,瑞松科技也招股通知書中坦言,公司存在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存貨余額較大、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等風險。
作為一家專注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的高科技企業,瑞松科技本次若能在科創板上市,無疑將成為資本市場又一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升級的典型案例。
但是,瑞松科技仍然需要先在經營模式上完成轉型,改變高度集中的客戶結構,才能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