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前一個交易日美道瓊斯指數暴跌近500點之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聲明宣布,美方將于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美國政府于2018年9月24日開始就對中國生產的30多種LED照明產品加征10%的進口關稅,在當時就計劃于2019年提高到25%。在實行加征10%進口稅的去年,LED照明拉貨的實質影響就超過了預期,期間市場觀望心態濃厚、終端廠商不敢備貨,嚴重沖擊了LED照明市場。
由于美國一直是中國造LED照明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超過85%的LED照明產品是在中國進行制造和組裝,因此關稅對照明產品的影響將是不可避免的。LED燈泡、燈管等標準化產品的短期影響層面有限,由于替換照明屬于民生必需品,目前LED燈零售價甚至低于節能燈,預計短期內在品牌商與供應商各自讓利退一步下,基本市場需求將得以維持。但內嵌式LED及設計燈具產品的產品單價較高,2018年以來燈具品牌陸續調漲價格,未來在關稅提增下,LED封裝采購可能將轉移陣地,組裝產線也將優先考量已有認證的他國產線,或鄰近美國的墨西哥地區等。
盡管許多LED照明公司在中國境外設有生產設施,但其產量還不足以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因此,此次關稅的額外成本可能會以美國消費者需支付更高費用的形式體現。
而同時,部分成本也將轉嫁至上游供應鏈,LED產業降價競爭也將再度擴大。
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博士表示,LED產業已經從一個競爭模式進入到“戰爭年代”,要謀戰略,遠戰斗。客觀上來說,照明企業不要一味打價格戰,應該做好產品功能上的升級,走差異化發展戰略。

業界認為,美國第二輪關稅清單將對大陸勞動就業市場帶來壓力,除了跨國公司將被迫考慮搬出,企業財務問題惡化等將導致部分體質較差的業者提前淘汰,加速市場洗牌,大陸LED廠在減少美國市場出口后,其消耗產能的出海口將轉向至其它新興市場,終端品牌勢將降低風險及控制庫存,上游供應鏈也將更為保守應對,對產業秩序帶來影響。
與此同時,各大國際巨頭也紛紛轉向高利潤領域,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迫使歐司朗、飛利浦、GE照明等國際廠商退出競爭激烈的通用照明市場,并逐步轉向高利潤的細分照明市場,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飛利浦照明進行調整了業務結構,關閉一些不能盈利的制造工廠,扔掉“包袱”,其業務逐漸轉向智能物聯發展。據公開資料顯示,飛利浦的照明智能物聯包括了家居、政府、辦公、商業、城市等各個領域。
作為百年照明品牌大廠,GE在退出亞洲、拉丁美洲地區的照明市場之后,于今年11月份宣布將GE旗下的Current公司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AmericanIndustrialPartners(AIP)。另外,GE照明的北美消費者照明業務不包括在擬議交易中,此項業務仍待出售中。
可見,在照明行業中,LED產品占市場比例越來越大,同時傳統照明光源、白熾燈泡和熒光燈管的市占率不斷萎縮,而轉型已經成為傳統照明生存下去的唯一選擇。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