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智能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同時,智能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
目前,我國智能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近年來,國內智能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5年以來,在智能化電子產品不斷涌現,物聯網智能終端與整機產品制造市場穩定發展的帶動下,智能傳感器產品國產化需求不斷增大,為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自主MEMS智能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受物聯網快速發展的帶動,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也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未來5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左右。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智能傳感器產業并購整合不斷增多,國外大型智能傳感器企業已經通過并購形成了各自的技術優勢,國內智能傳感器企業的并購重組、做大做強也已開始,如歌爾聲學、航天電子、東風科技等企業不斷通過并購增強競爭力。未來,國內智能傳感器領軍企業的形成將大大增強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一、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現狀概況
中國智能傳感器的市場近幾年一直持續增長,增長速度超過20%,智能傳感器應用四大領域為工業及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專用設備。
2012年以來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總體規模逐漸擴大,顯著應用于汽車工業中包括汽車輪胎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安全氣囊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底盤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發動機運行管理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廢氣與空氣質量控制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ABS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車輛行駛安全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汽車防盜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發動機燃燒控制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汽車定位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汽車其他系統中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和需求。
除此以外,中國智能傳感器在其他領域也有新的應用,如工業控制領域、在環境保護領域、在設施農業中、在多媒體圖像領域、其它有關智能傳感器的應用。回顧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在產品技術上產業基礎薄弱、科技與生產脫節、產品技術水平偏低、產品種類欠缺、企業產品研發能力弱。
但另一方面國家不斷制定有利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戰略與政策,全年整機系統市場的快速發展,新興技術的不斷推動也都成為傳感網發展的利好因素。
二、智能傳感器行業企業現狀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傳感器產業在“雙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陜西基地1990年2月成立了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建立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
而目前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同時,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
據統計,至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500億元,傳感器產業將從中直接受益。據預測,未來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2016年中國傳感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700億元左右。
三、智能傳感器行業供給情況分析
截至2015年底,我國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共1700多家,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企業有50多家,產品種類共計6000多種,預計2016年全年智能傳感器產量將達31.6億只。但我國傳感器小型企業占比近七成,產品以低端為主,高端產品進口占比較大,其中傳感器約60%,傳感器芯片約80%,MEMS芯片基本100%。
目前,國內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的企業約有1700家。產業門類基本齊全,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經接近30億只,傳感器產品達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傳感器銷售額接近1400億元。不過,大部分還存在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的問題。

圖表:2013-2015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銷售收入
如果說物聯網是整個的智能網絡,傳感器則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物聯網在物流領域已經被廣泛使用,食品可追溯、包裝防偽等領域也已開始使用物聯網技術。
據悉,多部委聯手推出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其中包括頂層設計、標準制定、技術研發、應用推廣、產業支撐、商業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規保障、人才培養共計10個專項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物聯網發展。隨著RFID應用與市場的發展,將有更多的廠商加入到RFID產業鏈中,渴望在未來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產業鏈各環節競爭將日趨激烈。
另外,中國傳感器市場近幾年總體呈上升趨勢,2015年國內傳感器制造業銷售額約為1384億元,同比增長23.02%。同時,傳感器應用領域范圍不斷擴大,主要應用領域為工業及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專用設備等。它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而且可導致建立新型工業,成為了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國內傳感器應用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制造、家用電器、科學儀器儀表、醫療衛生、通信電子以及汽車等領域。2015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傳感器超過20億只,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但智能傳感器發展滯后。
企業將面臨調整和重組,或將造就出若干RFID領先企業,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因此,我國在傳感器生產產業化過程中,應該兼顧引進國外技術和自主創新兩方面。具體來看,傳感器就是將外界的各種信息轉換為可測量可計算的電信號,經過設置的程序輸出結果,發送指令使各種事物可以不由人控制而只是由外界條件的變化自覺地調整行為。應用依附是指傳感器技術基本上屬于應用技術,其市場開發多依賴于檢測裝置和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高附加效益并形成現實市場。所以說,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中,也需要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形成了傳感器生產產業規模。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