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無人經濟”成趨勢 應用落地仍面臨考驗

時間:2017-12-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快速消退,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揚,無人經濟迅速走紅,成為互聯網時代熱詞這一。業內人士認為,“無人經濟”是一種趨勢,但離真正到來還需要時日,對就業的影響目前還不需要太擔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快速消退,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揚,無人經濟迅速走紅,成為互聯網時代熱詞這一。業內人士認為,“無人經濟”是一種趨勢,但離真正到來還需要時日,對就業的影響目前還不需要太擔心。

“無人經濟”模式走紅應用落地仍面臨考驗

最近一個全新的名詞開始引爆整個互聯網,這就是無人經濟。到“無人便利店”里購買零食,去“迷你KTV”里一展歌喉,或者在自助健身房里跑步鍛煉……今年以來,這樣的場景對許多都市年輕消費者而言可以說是司空見慣。

今年“雙11”電商促銷期間,“無人店”同樣是各大電商企業爭相展示的一大熱點。比如京東旗下的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無人倉、無人貨車、無人機等黑科技悉數登場。

其實,無人經濟的存在比我們所想象得早得多,在20世紀末在中國風靡一時的自動售貨機就是無人經濟的雛形。如今在馬云無人超市的帶領下,無人經濟迅速走紅,成為互聯網時代熱詞這一。但是如果要問無人經濟到底是什么,相信找遍整個互聯網都難以找到一個明確的定義。

無人經濟的業務發展模式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商品、消費等全部商業過程進行數字化,對于傳統商業的人貨物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從而真正實現了對于傳統商業的場景化變革。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快速消退,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揚,未來雇用人類進行商業活動將會變得越來越無利可圖,反而這種無人的商業模式顯得更具生命力。

這在中國尤為明顯。在國內已出現諸多無人零售品牌中,除了阿里、京東、蘇寧三大巨頭,大部分都是初創企業,還有少數是食品品牌如伊利、哇哈哈的跨界進軍,無人零售品牌的參與者多為互聯網企業。

對于當前中國無人經濟的發展及數字化潛力,麥肯錫認為,主要歸功于三個因素:一是中國市場體量龐大、網民數量可觀且較為年輕,這為數字化商業模式的迅速市場化創造了條件;其次,中國不僅孕育了若干數字化巨頭,更形成了不斷擴張的數字化生態系統;另外,政府政策為無人經濟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及支持。

但無人值守的商店、售貨機,真的讓消費者的服務體驗更好了嗎?

對此,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表示,“無人經濟”和傳統的“有人”經濟并無根本矛盾,因為兩者最根本的要求都是“服務于人”。雖然,“無人經濟”目前有很多技術和服務尚未完善,做不到“方便與便宜兼得”,但“無人經濟”可以降低經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實惠,是發展的大勢所趨。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特定行業實行“無人化”,最需要關注的是安全問題。例如無人加油站雖然可以節約人力成本,但安全難保證,因為汽油、柴油不是普通商品,而是易燃易爆品和高危風險化學品,其潛在危險隱患都需要專業工作人員在現場監督和把關,光靠機器無法對這類行為做到及時的制止。

至于“無人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否會對就業產生沖擊這一問題。中國產業互聯網(浙江)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吳玉麒認為,“無人經濟”是一種趨勢,但離真正到來還需要時日,對就業的影響目前還不需要太擔心。畢竟這種業態要進入生活場景并完全實現商業化,必須要接受市場的長期檢驗。而這種新業態在減少勞動力、節約人力資本的同時,未來也可能出現更多工作種類。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