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互聯網醫療轉型升級 微醫進階人工智能

時間:2017-11-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醫學人工智能是整個醫學價值鏈重組的最好時機。”在日前舉辦的首屆國際智能醫療大會上,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如是說。

“醫學人工智能是整個醫學價值鏈重組的最好時機。”在日前舉辦的首屆國際智能醫療大會上,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如是說。

按此說法,互聯網醫療出身的微醫,正處在價值鏈重組的風口。大會現場,微醫接連發布兩款醫療AI產品——睿醫智能醫生和華佗智能醫生。

轉型升級微醫進階人工智能

兩款智能醫生的發布,吸引眾多關注,亦顯露微醫的升級思路。

今年3月25日,微醫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一億元人民幣,以建立浙大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下稱浙大睿醫)。當時,微醫董事長兼CEO廖杰遠便表示,希望浙大睿醫的成果能夠助力微醫,實現從掛號網、互聯網醫院到醫學人工智能3.0時代的進階。

作為微醫聯合浙大睿醫的共同開發成果,睿醫智能醫生是一款西醫人工智能診療應用。睿醫智能醫生經過對百萬份級優質數據的深度學習,在肺小結節、糖網病、宮頸癌篩查、骨齡檢測、全科輔助診療等十余個??祁I域已實現關鍵突破。其中,宮頸癌篩查準確率、敏感度超過臨床醫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2分類的大部分數據集特異性達99%、敏感度達95%,技術指標甚至超過AI巨頭谷歌,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不只關注西醫,微醫從政策趨勢和市場需求出發,敏銳地注意到中醫AI的應用前景。華佗智能醫生,便是以中醫辨證論治為核心,凝聚中醫名醫、名方經驗的中醫人工智能診療應用。目前華佗智能醫生已接入浙江11個地市的400家中醫館,累計輔助開方量超過160萬張,已成為全球應用范圍最廣的“云端中醫大腦”。杭州米市巷社區衛生中心自2016年使用該系統后,中醫藥服務量大幅增長,中藥飲片和非藥物治療的服務占比從最初的不足30%提升到近50%。

不僅如此,微醫還同時發布了國際首個專注于智能醫療的云平臺——微醫云,以上兩款智能醫療產品正是基于微醫云的支撐。

深耕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微醫,已經連接了醫院、醫生、患者和醫藥險產業等多類醫療服務供需場景。先后幫助2400多家重點醫院打通就醫服務流程,實現了醫院窗口“云化”;通過8大遠程醫療支持系統,建立19家互聯網醫院,實現29萬醫生的診室“云化”;打造覆蓋全省的在線診療平臺,并實現全省醫保支付“云化”;建立省級人口健康信息云平臺,實現電子病歷“云化”;建設100多個互聯網醫聯體,實現醫聯體“云化”。7年積累,微醫織就了國際應用規模最大的醫療云。

大量的醫療健康數據將持續訓練微醫智能醫生,不斷提高其人工智能水平;同時,人工智能應用通過云平臺,可以規?;貞玫礁鱾€使用場景,提升云平臺的賦能力。

“云是土壤,AI是大樹?!绷谓苓h表示,在云與AI的雙輪驅動下,微醫云將全面提升醫療效率,助力醫療服務能力提高。

輔助診斷基層市場需求大

“人工智能最大的應用機會在醫療健康,醫療健康最大的應用場景在中國?!惫雀枘腹続lphabet董事長EricSchmidt曾這樣預判。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韓德民補充到——“中國醫療健康最大的應用機會在基層。”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3394個,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6518個,占比94%。然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衛生人員只有368.3萬人,占比33%,基層醫療資源的緊缺可見一斑。為解決該問題,國家大力倡導建設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以滿足基層醫療服務需求。

作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目前我國每萬人口有1.51名全科醫生,距離到2020年每萬人口有2-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差距明顯。因此,國家高度重視全科人才隊伍建設,近年來相繼推出“5+3”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等措施,但從全國來看,全科醫生缺口仍然較大,尤其是全科醫生崗位吸引力不足,造成人才“留不住”;且現有全科醫生隊伍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群眾信任度有待提升,造成患者“下不去”。

分級診療政策導向之下,強基層成為必由之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201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要大于等于65%?;鶎俞t療需求廣泛,現有基層醫生迫切需要輔助診療工具,以提升診治能力。

嘉興市南湖區七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盧昌鴻,對健康界說起了他的故事。為振興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嘉興市南湖區在12家醫院和52家衛生服務站里,都增建了標準化的中醫館。然而醫館建成后卻面臨有藥無醫的局面?!昂貌蝗菀渍械揭晃徽幃厴I的中醫師,還需要先規培2年。”盧昌鴻的焦慮在于,“等到她規培出來,再遇上結婚生子,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為社區中醫藥事業貢獻力量呢?”

無奈之下,盧昌鴻這樣一個對電子設備從來不感興趣的“老做派”,開始嘗試使用微醫的華佗中醫云系統,沒想到一用便停不下來。

“太好用了!”盧昌鴻頗感欣慰,“現在南湖區所有中醫館都已正式接入華佗中醫云系統,輔助開方系統讓基層中醫師都能夠踏實自信地開出中藥處方?!?/p>

廖杰遠還在會上透露,河南省鄧州市市長在現場了解微醫兩款智能醫生后,希望把鄧州作為微醫醫療AI的全面示范基地,讓基層醫療機構全都用上微醫智能醫生。

市場搶奪數據安全成焦點

作為當下最熱鬧的賽道之一,人工智能可以從技術端解決醫療的本質問題,提升醫療供給端的服務能力,解決供不應求的醫療窘狀。

與互聯網醫療從模式創新上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不同,人工智能直擊核心問題,因此既是行業發展大勢,亦是互聯網醫療升級轉型之重要路徑。

據健康界不完全統計,截止2017年7月31日,我國涉及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共有140家,且大都處于初創階段,整個行業呈現出年輕化、集中度低的態勢。

相比之下,海外醫療AI企業正在搶灘中國市場。以IBMWatson為例。Watson已在中國21家醫院落地,預計明年還將進入150家地市級三級綜合醫院。但是,Watson更偏重腫瘤方面,場景應用范圍較窄;且數據基于國外人群和人種,對中國患者的指導意義有一定限制;更面臨本土化難題,并不一定適應國內醫療場景使用。

實際上,正在引進梅奧AI系統的惠每醫療集團也正面臨類似問題?;菝酷t療CEO羅如澍曾表示,在實踐應用中發現,梅奧規則庫中25%的藥和檢查在國內醫院都不涉及。為此,惠每醫療集團正結合國內臨床指南打磨產品,以便落地應用。

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是數據安全。健康醫療大數據是一種高附加值的信息資產,關乎國計民生,具有重大的戰略性意義。國務院在《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而對于醫療AI而言,核心即在數據。中國天然的人口數量造就了我國龐大而豐富的數據優勢,保護數據安全和產權問題,是引進國外醫療AI產品時的不得不慮。

放眼國內市場,既坐擁大量數據,又聚焦應用場景的本土化醫療AI企業并不多見,微醫的前瞻布局便顯得十分珍貴。

在浙大睿醫成立揭牌儀式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金小桃曾強調,“醫學人工智能是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深層次應用,健康醫療大數據關系每個人的生命健康、關系國家安全。建立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醫學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已經刻不容緩?!?/p>

廖杰遠對此深為認同,他說:“健康大數據的安全性至關重要,一定要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學AI,這是產業基本的立足點。如果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也不可能形成規模應用,因為沒有醫療機構和專家敢用?!?/p>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屆國機智能醫療大會上,由浙江大學牽頭,浙大附屬5家醫院及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省中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等10家醫院,攜手微醫云,共同發起全國首個智能醫療行業聯盟——醫學人工智能聯盟。

作為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微醫表示將微醫云的云計算和云存儲能力向全行業開放,聯合聯盟成員以及更多的醫療機構、醫生團隊、醫藥企業和研究機構多向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智能醫療的發展,提升中國智能醫療在國際領域的影響力。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