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聯網平臺已經成為物聯網產業生態構建的核心關鍵環節,掌握物聯網平臺,就掌握了物聯網生態的主動權。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物聯網平臺的發展,主要國際企業和電信運營商在平臺上的戰略布局,使得平臺成為構建物聯網生態的重中之重。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全球物聯網平臺的營收規模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已達近3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16億美元,增速達到33%。

運營商與平臺提供商各顯優勢
從整個物聯網行業來看,物聯網平臺加速了產業價值向軟件和基于數據的服務轉移。首先,平臺可以匯聚海量端設備的數據信息,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挖掘潛在價值。豐富服務內容。其次,平臺可以加速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開發和部署,有利于打通不同行業的應用壁壘,推動大規模開環應用的發展。再次,平臺可以吸引設備供應商、網絡運營商、系統集成商、應用開發商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互利共贏的生態圈,既可以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也能夠利用快速迭代的開發模式短時間響應行業用戶的特定需求,實現向集成服務模式轉變。
從全球部署來看,不同類型的企業圍繞物聯網平臺都各有優勢。以電信運營商為例,Verizon將物聯網平臺定為企業平臺戰略的核心內容,ThingSpace是Verizon自有平臺,其目的是簡化物聯網應用開發和部署,集合社會力量和資源,培養物聯網生態,ThingSpace對外開放一個月就吸引了超過4000名物聯網開發者,如今開發者數量超過1.4萬。我國三大運營商在物聯網平臺發展上更是處于領先,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已經服務了全球24個運營商,超過1700家行業客戶,具備成熟的商用能力。中國聯通推出的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具有更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自動化能力、更可靠的安全防護手段、更靈活的合作伙伴業務運營能力以及對大規模低功耗廣域網的無縫支持。而中國移動在今年9月剛剛發布了其物聯網開放平臺OneNET3.0版本。OneNET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物聯網生態平臺之一,聚集了近4000家企業、4.4萬名開發者、孵化超過2萬個應用、接入各類終端2100萬臺。
與此同時,大型物聯網平臺提供商面向產業應用不斷豐富功能。以Amazon、Microsoft、IBM等為代表的IT廠商,充分利用自有的云服務平臺和認知計算平臺形成的各類工具和能力,面向芯片和傳感器等硬件制造商提供開發套件,推出端到端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臺。而以GE、西門子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企業,則發揮各自在制造業領域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利用Predix、Mindsphere等平臺與云基礎設施服務商、工業軟件開發者等展開合作,向物聯網和數據服務企業轉型。
產業鏈上下需協同合作
雖然物聯網平臺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由于物聯網中企業眾多,平臺陣營林立,使得僅依靠平臺難以打造完善的產業生態。只有通過“云-端-網”的多要素垂直一體化布局,覆蓋產業的各環節,為用戶提供整體方案,才更有利于生態的打造。對于運營商來說,必須利用自身的基礎設施及合作伙伴的技術來突破更多的垂直行業客戶。而對于平臺提供商來說,應該增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應用開發資源的整合能力,這樣才能把握物聯網感知層到應用層的數據樞紐。
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在不同環節同時布局,協同推進,如華為推出的“1+2+1”物聯網戰略;如Jasper平臺與電信運營商之間開展的合作;愛立信與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了物聯網開放平臺;諾基亞貝爾也推出了IMPACT平臺,目前管理著全球超過15億終端。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給ICT行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任何一個產業的壯大都不是由一家企業獨自撐起。只有產業鏈上下游真正聯合起來構建一個強大的物聯網平臺生態,才能推動產業發展。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