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動駕駛、網聯汽車“造車熱”的愈演愈烈,帶動各類傳感器在汽車上的搭載數量大幅增長,近幾年國內汽車電子市場也隨之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為3979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據將達到7049億元。且不只是中國市場,全球范圍來看,汽車電子行業也正處于黃金發展時期,汽車電子占整車價值的比重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聯合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在8月25日舉辦“e星球汽車行業沙龍”,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態勢及政策形勢。
在剛剛結束的沙龍活動上,有來自整車廠及核心汽車電子廠商、行業大咖及精英,共同探討汽車電子技術及行業趨勢,其中部分聽眾有來自上汽、標志雪鐵龍、吉利、大陸、德爾福、聯電、李爾、濰柴等。此次沙龍是產學研技術火花的碰撞,同時打造廠商和客戶之間的更高效、精準地見面與對話,行業大咖精彩的技術分享,也讓現場陷入一系列頭腦風暴的激蕩之中。
來自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長助理王東升先生解讀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相關政策,在這份《規劃》中,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熱點再次被進一步明確。規劃中分別對新能源汽車戰略作用、發展思路、規劃目標和政策導向進一步作出了闡述。在氫燃料電池的發展技術路線、核心技術攻關、全產業鏈產業化突破及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等方面指明了發展方向。
此外,精進電動科技,聯合創始人&CTO蔡蔚先生分享了關于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干貨:未來的能源向清潔化發展,汽車向電動化發展,汽車電動化和能源清潔化兩個結合到一起才是中國國家發展的大棋。以某知名品牌電動車為例,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遠遠超過了燃油車,因此電動車也不應向超大和超豪華的方向發展。國內外技術差距可以彌補,需要上下統一起來,現有補貼政策將大大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也會帶來低水平競爭。所以中國企業要注意提高核心競爭力,否則核心零部件、整車企業都會面臨和傳統汽車同樣的問題。
關于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及趨勢,上汽集團技術管理部高級經理汪曉健提到燃料電池的幾個優點,零排放、便利性,強續航,同時,燃料電池車和純電動車相比有非常大的優勢,其實兩者不是對立面,是互補,各有各的市場范圍,純電動主體應該還在城內交通,燃料電池主要還是在城際交通和需要長續航里程的,純電動客車不可能跑長途,跑幾百公里長途,裝的電池比裝的人還多,沒有意義。所以客車這塊,如果是市內交通,用純電動是可以的,但是用燃料電池沒有意義。
最后,天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李喬分享了智能網聯汽車最新發展形勢,他提到汽車自主式智能與網聯式智能技術加速融合,網聯式系統能從時間和空間維度突破自主式系統對于車輛周邊環境的感知能力。在時間維度,通過V2X通信,系統能夠提前獲知周邊車輛的操作信息、紅綠燈等交通控制系統信息以及氣象條件、擁堵預測等更長期的未來狀態信息。在空間維度,通過V2X通信,系統能夠感知交叉路口盲區、彎道盲區、車輛遮擋盲區等位置的環境信息,從而幫助自動駕駛系統更全面的掌握周邊交通態勢。網聯式智能技術與自主式智能技術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正在加速融合發展。
e星球汽車行業沙龍的舉辦,為廣大汽車電子人提供了覆蓋產業鏈的信息交流和分享平臺;眾多前沿的高新科技創意展示,豐富了與會者的視野,更彰顯了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e星球汽車行業沙龍上,我們讓您看見,汽車創新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媒體聯絡:
王蓓
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電話:+86-21-20205557
傳真:+86-21-20205677
郵箱:Betsy.Wang@mm-sh.com
關于electronica、productronica和全球電子展網絡
electronica是世界領先的電子元器件和組件展覽會。productronica是世界領先的電子生產設備展覽會。兩展分別于單雙年在德國慕尼黑輪流舉辦。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全球電子展網絡包含了全球的一系列電子展覽會,包括electronica、productronica、electronicIndia、electronicAsia、electronicaChina、productronicaChina和electronicAmericas。這些展會基于慕尼黑本土展覽會的經驗,展示了契合于當地市場需求的內容。
慕尼黑博覽集團簡介
慕尼黑博覽集團是世界領先的展覽公司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圍內舉辦40余個大型國際博覽會,涉及資本產品、消費品和高新科技三大行業。每年共有3萬余家參展商和超200萬名觀眾齊聚慕尼黑展覽中心、慕尼黑國際會議中心、慕尼黑會展與采購中心參加展會。此外,慕尼黑博覽集團還在中國、印度、土耳其、南非和俄羅斯舉辦各類專業博覽會。其業務網絡覆蓋全球,在歐洲、亞洲和非洲設有60多個海外業務代表處,服務全球100余個國家。更多信息:www.messe-muenche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