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發布的雙門「真·無人車」Cybercab 尚未正式量產,首批 Robotaxi 先由現役版量產 Model Y 提供服務。
這意味著目前的 Robotaxi 仍然配備了方向盤和加速、制動踏板,并且每輛車還在副駕駛配備了一位安全員,運營范圍也有一些地理限制。
馬斯克在 X 平臺表示,首批乘客每次行程的固定費用為 4.20 美元,但這更像是個「嘗鮮價」,長期費用未知。
目前在奧斯汀,谷歌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 Waymo 和 Uber 合作運營的 Robotaxi 也已經投入市場。根據 TechCrunch 此前報道,在 4.3-9.3 公里的區間里,Waymo 每公里的費用為 3.50 美元。
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 Robotaxi 相比,特斯拉的解題思路有兩個核心的區別:
第一,相比目前 Waymo、蘿卜快跑等主流 Robotaxi 方案,特斯拉首次采用「量產車型」+FSD 軟件直接進行無人車運營,無須加裝復雜的感知硬件以及重新開發新的軟件。這讓硬件和研發成本都有望顯著降低。
第二,特斯拉試圖通過首批 Robotaxi 的運營來優先吸引更多「車主」(而不是「用戶」)。如果這個模式可以跑通,那么特斯拉無須先自己掏錢買車再投放給市場,而是有望直接從傳統國營出租車公司轉型成滴滴和 Uber 這樣的出行平臺。
所以,盡管在形態上還有些「遺憾」,但這并不影響特斯拉 Robotaxi 依然是整個自動駕駛和無人車行業里最受關注的事件。
目前,特斯拉市值為 1.01 萬億美元,市盈率為 177 倍,遠超傳統車企。
近年來,馬斯克在不同場合里多次強調特斯拉「已經從汽車公司轉為了 AI 公司」,Robotaxi 推向市場是一次重要的能力和產品展示。
著名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的模型顯示,特斯拉未來估值中,有 60-80% 來自對 Robotaxi 和 FSD 業務的期待。
大部分人對特斯拉 Robotaxi 的期待,是去年 10 月馬斯克在好萊塢華納工作室發布的那款「無人車」Cybercab。
那款車完全取消了方向和加速制動踏板的設計,采用雙門兩座的設計,前排設置了一塊屏幕作為人機交互的核心方式。
所以,大部分人可能會掉入馬斯克的這次話術陷阱,把 Cybercab 和 Robotaxi 進行了潛意識里的強關聯。但其實 Cybercab 壓根就還沒開始量產。
而本次在奧斯汀上線的 Robotaxi,由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提供服務。這款車搭載特斯拉 HW4.0(也叫 AI4)的智能駕駛軟硬件方案,采取純視覺感知,全車配置 8 個攝像頭以及特斯拉自研芯片,可形成 360°環繞視野。
從當前釋出的試乘體驗視頻中,可以看到每輛 Robotaxi 都在副駕駛位置配備了一位隨車安全員。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斯拉也為 Robotaxi 設立了電子圍欄,收到邀請的乘客才可以預約車輛,并且目前只在奧斯汀南部的一小部分區域里提供服務。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