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趨勢加快,為智慧城市落地夯實基礎

時間:2017-09-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智慧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其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有利于智慧城市的落地。預計到2021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需求規模年將超過200億元。

面對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城市交通必須用新思維、新理念進行新創新和探索,實現整個交通出行方式智慧化。其中,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智慧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其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有利于智慧城市的落地。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現狀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全國軌道交通建成1900公里,完成投資1.1萬億元。2010-201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保持高速增長,復合增長率達20.42%。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開通運營軌道交通城市已達26個,運營里程達3618公里,同比增長14.02%。

而按照《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我國總新增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里程達到2385公里,共計103個軌交項目,涉及投資約1.6萬億元。其中2016年和2017年將是城軌建設和投資的高峰期。2016年城軌規劃建設長度達到1274公里,相比2015年增長170%,2016年的新增里程幾乎是前四年新增里程的總和。

可見,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需求的共同推動下,未來我國城市交通智能化需求相當可觀。

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趨勢

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指明,“高速軌道交通系統”和“智能交通管系統”是優先主題。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是以電力/電氣化系統、信號——通信系統、以及信息系統為基礎的綜合平臺,是現代軌道交通發展的必然趨勢。

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包括綜合監控系統、乘客資訊系統、綜合安防系統、通信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和信號系統,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高科技化方面,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了對列車、車輛自動跟蹤管理以改善運輸效能,更好地與鐵路用戶溝通以改善運輸服務。采用了先進的信息傳輸技術來代替傳統的軌道電路,能夠滿足調度中心和列車群之間高效大容量信息傳輸的需要。采用了先進的列車定位、測速技術,能夠確定出列車的精確位置與狀態。

其次,智能化方面。即由傳統控制和管理型向知識工程型轉化,能夠模擬人的行為來實施對列車和列車群的管理。前者為智能列車,通過車載微機實現列車輔助和自動駕駛,后者通過調度中心智能工作站完成行車計劃、運營管理和信息服務等功能。

再次,綜合集成化方面。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計算機集成技術的發展,通過統一平臺將多個專業子系統進行集成的設想成為了可能。在當前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大規模建設時期,通過綜合集成化系統提供的統一軟硬平臺,將中央調度人員和車站值班人員所關心的監控信息匯集在一起。在功能強大的集成軟件開發平臺的支持下,最終用戶可通過圖形化人機界面,方便有效地監控管理整條線路相專業子系統的運作情況,并實現系統之間信息共享和協調互動。

最后,強調運輸系統的整體功能。新系統較傳統的列車控制系統更加強調整個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個系統運作的功能。

正因此,未來我國城市交通智能化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到2021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需求規模年將超過200億元。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