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半導體企業紛紛爭霸 中國成為“攪局者”

時間:2017-08-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智能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全球半導體行業風云變幻,傳統代表廠商相互競爭日益激烈。而中國正逐漸成為“攪局者”,紫光的全球并購拉開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登上國際舞臺的序幕。然而現在來看,前途仍然充滿荊棘!

在智能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全球半導體行業風云變幻,傳統代表廠商相互競爭日益激烈。而中國正逐漸成為“攪局者”,紫光的全球并購拉開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登上國際舞臺的序幕。然而現在來看,前途仍然充滿荊棘!

國內掀起半導體產業并購熱

半導體作為世界性產業,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在日本,半導體被稱為“產業大米”,是所有電子產品生產不可或缺的一種原料之一。

8月23日晚,中國紫光集團斥資240億美元開始興建國內首座先進存儲芯片廠,消息一經傳出,引得國內外半導體大鱷紛紛側目,紫光難道又要搞大動作了?

自2015至2016年,紫光動作可謂不斷,一連數次欲并購美國半導體企業,不過由于美國政府的干涉,最終無疾而終。

實際上,紫光集團CEO趙偉國也曾表示,中資企業在美國受到非常嚴重的區別對待。這種區別對待在國家企業利益方面表現的更加明顯。據了解,前段時間還傳出美國將針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使用“301條款”對中國發起調查的消息。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幾乎將中國視為繼日本之后在半導體領域最大的威脅。

作為半導體消費大國,中國半導體研發技術還處于萌芽階段,國內的半導體企業也一貫養成“拿來主義或者消化再創新”的作風,其中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SK海力士(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長江存儲以及福建晉華等半導體企業都是典型代表。

西安三星作為“拿來主義”的典型代表,屬于純外資IDM企業設立的生產線,所有的技術以及制造工藝都掌握在三星手中。但即使這樣,還是帶動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為中國培養一批相關領域的人才。

長江存儲以及福建晉華作為“消化再創新”的典型代表,將技術研發交給合作企業,然后將成熟的制程工藝引進到生產線中。

目前這兩家半導體企業也處于蒸蒸日上的態勢。

半導體行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據各半導體廠商公布的營收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整體營收同比處于增長趨勢,其中,SK海力士第二季度同比增長率高達74.3%,而高通將發展重心轉移到LTE、5G等領域,其表現的平平穩穩,營收同比去年下降了10%。不過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先生,卻展現出十分樂觀的態度,他表示,“我們將會繼續保護我們那些使得移動通訊業蓬勃發展的技術的價值,同時在研發部門進一步投入,以在將來繼續引領移動計算和互聯領域。伴隨著我們的領先技術和對NXP半導體的成功收購,我們也看到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機遇。”

全球半導體企業2017第二季度營收匯總表如下:

作為龍頭企業的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營收總額更是高達554.1億美元,三星電子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的強勁表現主要歸功于業界對DRAM和SSD存儲芯片的高需求。據三星電子透漏,半導體業務是其主要盈利產業,隨著業界對閃存芯片旺盛的需求,自家10nm和14nm的工藝將繼續保持穩定的生產,而且還準備加大8nm的生產,以穩定自己在行業的位置。

至于英特爾,營收同比增長并不明顯,只有9%,雖然營收數據比較好看,而英特爾卻在人工智能和芯片業務都有隱憂。隨著英特爾收購Mobileye計劃完成,AMD近期動作不斷,都讓英特爾壓力倍增,英特爾繪制自動駕駛的藍圖,未來是否有收益還不可知,而且今年以來,AMD不斷發布的服務器處理器都對英特爾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個人市場份額已經有所逆轉;等到AMD的服務器處理器大批量出貨時,英特爾能否把持住服務器處理器市場也未可知,可以看出,英特爾未來的情況似乎不太妙。

第二季度臺積電的營收表現很一般,營收同比下降3.6%,10nm芯片出貨占晶片總營收的1%,16/20nm工藝占晶片總營收的26%,28nm以及先進技術占晶片總營收的54%。臺積電表示,由于第二季度受供應鏈管理以及產品季節性因素影響,導致營收額整體下滑,但臺積電信心滿滿表示,展望第三季度,營收預計在81.2億美元至82.2億美元之間。

SK海力士第二季度可謂大獲全勝,營收同比增長74.3%,穩居增長率第一,SK海力士表示,隨著服務器和智能手機等設備性能的提升,導致供應鏈吃緊,DRAM芯片市場供不應求,使得其價格與利潤倍增,而且SK海力士分析師還預測,未來將會再創新高。

美光整體營收額雖然并不怎么高,但是營收同比高達58%,這其中主要是NAND與DRAM芯片與功勞,據了解,美光第二季度營收中DRAM芯片業務獨占64%,NAND銷量則是增加了18%。

通過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內存、閃存芯片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不論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還是美光,營收同比都大幅度增長。可以預測,未來一個季度,各個廠商會加大DRAM芯片的投產,以緩解其供不應求的局面。

中國半導體該何去何從?

對于半導體產業而言,中國很長時間只是扮演外圍參與者的角色。近年來,中國一部分半導體企業也開始走入國際舞臺,如中芯國際、華潤微電子等。中芯國際第二季度營收7.5億美元,相對于第一季度下滑5.3%,同比上期增長8.8%,凈利潤3600萬美元。

半導體行業風云跌宕,企業之間明爭暗斗尤為明顯,我國半導體行業仍舊處于弱勢地位,技術不成熟,人才匱乏成為我國半導體行業所面臨的難題。之前的并購之路隨著國外的多方阻撓,也顯得困難重重。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表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可能要分三步走:一是基礎,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需5至7年,奠定產業發展的基礎。二是政府與產業結合,需社會,政府以及更多產業的支持,政府應該多將重點放在人才培養與技術研發上,這個過程可能也需要5至7年。三是政府配合企業發展,這個過程也需要5至7年。

中國作為半導體消費大國,歷來是全球半導體企業必爭之地,而作為當地的“居民”,中國半導體企業,應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抓住國內市場,逐步向國際化發展。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