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為人工智能處理器能否有望擊敗谷歌TPU

時間:2017-07-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華為消費者BGCEO余承東透露正研發人工智能處理器,將在年底前發布,作為國內實力最強的芯片企業,它確實有這樣的能力,那么這會變成現實么?

華為消費者BGCEO余承東透露正研發人工智能處理器,將在年底前發布,作為國內實力最強的芯片企業,它確實有這樣的能力,那么這會變成現實么?

人工智能目前是最受關注的新興領域之一,國內的幾大高科技企業都在這方面有所布局,華為作為國內技術領先的高科技企業當然不會錯過。

其實早在2012年華為就成立了諾亞方舟實驗室從事人工智能研發,可見它對人工智能的布局是相當早的,在去年發布的榮耀magic上就引入了人工智能,這體現了它經過了多年的研發后在人工智能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華為強調務實,其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認為研究人工智能不一定要選擇最難的骨頭來啃而應該從最容易的地方著手,研發人工智能是希望盡早讓它實現商業化以獲得商業收益,幫助自身業務獲得增長,在取得商業收益后再投入研發,以獲得持續的發展。

從這方面來說,經過了數年的研發,在軟件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時候開始在芯片研發人工智能芯片倒也是合適的時候,在軟件研發上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讓它在開發芯片方面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的優化,從而提高芯片對數據進行分析的效率,這也正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居于領先優勢的谷歌的做法。

谷歌早期開發人工智能的時候也是如其他企業一樣采用GPU,不過它很快發現GPU的弱點,因此開始自行研發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的TPU,在它的介紹中TPU在處理速度方面較GPU和CPU快15-30倍。

華為的海思芯片在處理器技術研發上接近了移動芯片老大高通的水平,去年發布的麒麟960性能超過高通的高端芯片驍龍820,即使是相比起高通今年發布的驍龍835也僅是落后個位數,這體現了它在芯片研發上的高水平。

在軟件方面取得進展后,華為當然希望在芯片方面針對相關的算法進行優化,以在人工智能上取得更大的進步。榮耀magic雖然具有了一定的人工智能,但是由于當前手機處理器的性能較桌面CPU和GPU還要弱很多,在使用中反映還不夠快,而且對于手機來說當前也不可能實現全局的人工智能化,而只能在某個功能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在這樣的情況如果華為在芯片和軟件上進行優化將可以提供具差異化的人工智能,從而贏得客戶的歡迎。

這也與任正非提出的不一定選擇最難的骨頭啃而應該從最容易的地方著手的思想相吻合的,因此筆者認為華為即將發布的人工智能處理器或許不會有谷歌TPU那么強大的性能,但是有可能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人工智能體驗。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