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柔性電路板市場“改朝換代” 中國本土企業蓄勢待發

時間:2017-05-2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柔性線路板已成為印刷電路板行業增長最快的子行業之一,在電子消費品里,FPC無處不在,主要應用在一些小型、便攜、可穿戴設備上

處于電子產品供應鏈上游的電路板,其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家實力的日益強大,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中國本土企業不甘落后,決心奮起直追。

深企加快布局柔性電路板

柔性線路板已成為印刷電路板行業增長最快的子行業之一,在電子消費品里,FPC無處不在,主要應用在一些小型、便攜、可穿戴設備上,例如手機、PC、無人機乃至汽車終端。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FPC的產值預計達到135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FPC產業進入釋放期,2018年將迎來爆發期。據IDTechEx公司預測,到2020年,柔性電路板(FPC)的市場規模將達262億美元。

面對FPC持續擴大的利潤空間,上達、景旺等深圳電路板廠商紛紛提前布局,擴大產能,并加大研發投入。其中,上達電子在湖北黃石建光電新材料產業園,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300畝。隨著該基地第二條生產線正式投產,上達每月柔性電路板的產量將從現有的10萬平方米上升至15萬平方米,這相當于為1000萬臺手機提供了模組原材料。

作為終端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配件,FPC的核心技術一直被日、歐、美等國所壟斷。目前FPC產品部分核心原材料技術,如撓性覆銅板、導電膠膜、屏蔽膜等仍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不過,上達、景旺等深圳企業已經借助珠三角產業優勢,實現了FPC生產工藝的技術突破,并在一些核心領域得到提升。

市場迎大爆發

線路板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剛性電路板,一類是柔性電路板,剛性電路板主要用在冰箱之類的家用電器上,柔性電路板則憑借重量輕、厚度雹彎折性好等特點,成為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元器件。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大國,柔性電路板在國內具有巨大需求,國產柔性電路板企業正迎來快速發展。記者近日從國內柔性電路板龍頭企業上達電子獲悉,上達電子2004年開始進入FPC領域,目前已成為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等國產面板廠商的主要供應商,同時也是華為、OPPO、VIVO等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的供應商。2016年上達電子營收約8億元,預計今年將增至10億元。

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說,目前柔性電路板的需求每天都在增長,上達電子近年來正是得益于京東方、天馬等國產面板企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公司業績顯著增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表示,柔性電子技術將帶動萬億規模市場,是我國爭取電子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機會,可成為國家支柱產業。

廣發證券研報也認為,因為迎合了電子產品輕悲、靈活化的趨勢,FPC成為電子設備中的主要連接配件,而隨著全球FPC產能加速東移,本土廠商將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是好時機

5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得不說,“一帶一路”戰略推行以來,獲得了國際多方好評,也得到了包括沿線國家在內的多國及國際組織的鼎力支持。毋庸置疑,“一帶一路”不僅為沿線國家謀福利、也能促進中國產業的發展。

柔性線路板行業最早是在歐美和日本發展起來的,比中國早了10年~20年的時間,所以歐美和日本的柔性線路板行業的規模也比中國大很多。“這也正說明了我們的成長空間是巨大的,”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提到,目前全球市場每天對線路板的需求大概在100億美金左右,且持續增長。這個市場包括柔性線路板和剛性線路板。“10年以前,我國每年大概要花上千億元進口顯示面板。這十年,我國非常重視這個產業,上達電子正是抓住了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慢慢的成長了起來。”2016年3月,上達電子掛牌新三板,在新三板的融資目前做了兩輪定增。

同時,李曉華董事長也提到,相較于國內市場的訂單而言,國外市場的訂單對于技術平平,產品品質的要求也會比較高。“比如汽車電子,國外市場對于它的技術要求、品質要求也更高,但同時,它的價格,以及利潤,也很高”

所謂軟硬結合板,就是柔性線路板與硬性線路板,經過壓合等工序,按相關工藝要求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與PCB特性的線路板。值得注意的是,軟硬結合板的價格相比柔性線路板而言翻了一番,利潤空間非常大。

“一帶一路”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同時也能促進本土企業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贏得發展機遇。

可以說,全球柔性電路板市場正在“改朝換代”,中國企業迅速崛起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本文由中國傳動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于經濟參考報、光明網、深圳特區報)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