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在5年前仍然是一個很陌生的詞語,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無人機就是一個軍事武器,用于國防事業的。而我們平時玩的遙控飛機,則主要是自娛自樂用的,我們往往會叫它遙控飛機玩具而不是無人機。真正把無人機帶入大眾視線里的是航拍的興起,并且目前消費級無人機最火爆的領域仍然是航拍。
目前市場來看,消費級航拍無人機中,大疆是具備絕對優勢的,今年又發布了多款重磅新品,可以說是對其他無人機廠商的追擊。消費級無人機,如今已經進入了紅海的狀態,并且大部分的市場被大疆占領,本身可改進的空間已經不多了。不過盡管市場漸趨飽和,但后發“攪局者”也是絡繹不絕,諸如樂視、百度、騰訊、小米、京東、格力等都想分得一杯羹。群雄鏖戰無人機市場,結果還是千帆過盡,大疆獨大。后發進入的廠商很難與大疆進行正面競爭,轉換策略或許還能彎道超車。
消費級無人機處于紅海狀態,但是工業無人機正處于藍海狀態。雖說目前工業無人機市場發展的如火如荼,但背后也問題叢生,處于“散亂”狀態。工業無人機難以向消費級無人機那樣由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目前行業缺乏管理,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標準,各個企業“逐鹿中原”,整個市場仍處于“戰國時代”并且工業無人機同質化嚴重,產品缺乏創新,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三大舉措助力工業無人機發展
完善標準,規范市場
此前,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尚缺標準、缺認證、缺第三方監管機構,用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障礙。2016年,業內逐步開始推行行業標準和規范,一些微小團隊被洗牌出局。比如,現在在電力應用方面,已有相關的電力巡檢小型無人機技術標準和規范,通過檢測標準的企業才有資格參與招投標;在石化行業有石油管道巡檢標準無人機標準規范,全國目前符合該標準規范的企業只有兩家;而在警用無人機中也有公安部門的檢測認證,全國目前僅有兩家無人機企業位列其中。
認準細分領域,發揮專長
未來,無人機將成為新的千億元級產業。但只有擁有核心技術、迎合市場需求并實時做出戰略調整的企業,才能打開局面,快速成長。例如,國內首家民用無人機全產業鏈為主業的公眾公司易瓦特深耕電力、醫療運輸等領域,成功重塑了中國無人機在世界的新形象。
目前,易瓦特參與了至少3個細分行業的無人機標準制定,并在努力保持3到5個行業高端無人機應用的先發優勢。比如,易瓦特無人機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試飛成功,并因此獲得中國第一筆高海拔無人機訂單。
技術創新擺脫同質化
工業無人機跟消費無人機有個同樣的弊端就是同質化太嚴重,缺乏技術創新。但是企業要想占據大的市場份額,就必須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深圳的科比特就是典型的案例。續航時間短一直是限制無人機技術發展的瓶頸,普通消費級無人機的續航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工業級多旋翼無人機的續航時間一般也是在60分鐘以內。科比特今年4月發布的全球首款氫動力無人機Hydrone-1800,其續航時間長達273分鐘,遠超此前的技術指標。這部氫動力無人機雖然看起來很大,軸距約1.8米,但自重很輕,機體重量不超過一大瓶礦泉水。機身材質是碳纖維,采用全碳纖維一體成型工藝,安全載重5000克,即使單槳發生故障也可以安全降落。航時是工業級無人機解決一切作業難題的先決條件,一旦解決了航時問題,將會極大地擴展工業級無人機應用場景和用途。因此,業內人士將Hydrone-1800視為具有革命性的產品,認為其將重新定義無人機的應用前景。
回顧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從行業應用的層面來看,部分企業已經完成“從0到1”的積累,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已經出現,比如易瓦特/觀典防務分別在電力巡線/禁毒領域建立了各自的優勢,而航測、警用安防、農業等領域的集中度仍然很低;另外,從產業鏈來看,目前大部分無人機企業集中在整機制造環節,飛行服務、培訓服務以及后市場環節仍然有很大的空間。
工業無人機市場正快速發展,誰先占據市場搶得先機,誰就可能會成為未來行業的老大。在大家蜂擁而上的領域要想站住腳或許難度較大,但是從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入手,最終有可能會后來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