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經濟常識,傳統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原屬不同產業分類。然而隨著深圳供給側改革破冰前行,這樣的“常識”正在被打破。
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化轉型,成為越來越多深圳企業的共同選擇。面對生產制造成本的上漲,深圳制造業通過提供“一攬子”服務和“定制化”服務,實現由單純產品輸出向“深圳產品、深圳設計、深圳管理、深圳質量、深圳標準、深圳品牌”一體化輸出轉型。
破舊,在于立新。“服務型制造”的出現,使眾多深圳傳統制造企業找到了市場的“金鑰匙”。

“定制化”服務走向全球
不久前,歐洲海上鉆探巨頭挪威NorthSeaRigsAs公司收到了中集集團提供的海上鉆探“金鑰匙”——EPC總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GM4-D,這是一個集設計、采購、總裝建造和調試交付于一體的“金鑰匙”工程。
通過提供項目融資租賃、研發設計、總裝建造、集成調試、維保服務等海洋工程“一攬子”服務,中集集團已進入全球深水平臺設計建造第一梯隊。截至2015年底,中集集團完成交付10座半潛式系列平臺,占國內市場份額70%,獲得8座半潛式鉆井/輔助平臺修造訂單,訂單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訂單份額的25%以上。
通訊設備制造行業是深圳最早開展“一攬子”和“定制化”服務的制造業行業,也是深圳最早實現“產品、設計、管理、質量、標準、品牌六位一體輸出”的行業。
在該行業,華為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建立了14個共享中心、19個技術支持中心、45個培訓中心;中興通訊在全球建立了107個分支機構。憑借完善的境外支持系統,深圳通訊設備制造業與全球的電信、互聯網、金融、能源、教育、媒資等領域客戶合作,在技術、硬件、軟件、服務等方面為客戶提供創新、差異化和領先的產品和“一攬子”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方案囊括通訊設備、軟件配套、機房基站建設、行業標準、運營管理等內容。
在“一攬子”和“定制化”服務的帶動下,2015年,華為和中興兩家公司完成境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合計超過170億美元,增速超過70%。
產品服務用戶說了算
作為傳統制造業,生產者的目光往往放在企業內部的流水線上;而向“服務化”轉型,需要企業有一雙能關注產品使用者的“眼睛”。
重視用戶體驗,成為深圳服務型制造企業應對行業挑戰、創新產品供給的重要手段。
面對小米、樂視等行業顛覆者的挑戰,創維通過云計算、網絡服務平臺等酷開系統后臺支持,利用數據流量等統計數據進行動態分析,梳理用戶使用習慣,不斷優化酷開電視的功能設計和節目內容,并根據用戶體驗開發“酷開智慧屏”,利用接入各種智能硬件外設,實現用戶與酷開電視的體感、觸屏等各種交互體驗。
通過吸收用戶體驗,酷開電視增加了用戶黏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成為“雙十一”首個單日銷售過億的彩電品牌,創造了吉尼斯世界銷售紀錄,目前酷開系統激活用戶數達1500萬人次,日活躍用戶達570萬人次。
從幫你制造到教你制造
與供給對應的是市場,成功通向市場的道路有千百條,然而“歧路亡羊”者也不在少數。向服務轉型成功的深圳企業,正在幫助更多傳統制造業完成“關鍵一躍”。
面對鼠標鍵盤傳統業務市場的衰退,以及生產制造環節競爭優勢的消失,深圳雷柏科技積極布局數字工廠,深化服務化轉型步伐,從簡單代工生產轉型升級為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進而結合自身轉型經驗提出“無人車間”的全套解決方案,為其他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提供咨詢服務,成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輸出者,走出了一條全新的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
2015年,雷柏科技的機器人和“無人車間”服務訂單開始放量,已為20多個行業的近50家企業實施全套解決方案咨詢或機器人集成服務,目前公司在手的機器人和“無人車間”服務訂單近1億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