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周市鎮的星派克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先后生產出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目前,新廠房內已投入10多條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包裝系統生產線,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在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背景下,“機器人”赫然位于先進制造業發展序列。昆山提出,加快打造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通過3~5年努力,引進相關企業100家,培育產值超億元企業20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
機器人產業作為智能制造代表,儼然成為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發動機。昆山主動出擊,搶抓機器人這顆“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推動“昆山制造”向“昆山智造”轉變。

因地制宜、精準發力,機器人產業“風生水起”
以制造業立身的昆山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制造業全產業鏈的聚集優勢,而傳統制造業對技術革新的龐大市場需求,也成為推動機器人產業迅速成長的關鍵要素。去年以來,富士康、緯創、仁寶等企業紛紛加快“機器換人”步伐。其中,富士康公司采用自主研發的多功能機械手2000余臺,每年實現直接經濟效益3億元。
隨著“機器換人”進程加快,昆山機器人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期,一批含金量十足的舉措和政策隨之而來:制定扶持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發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服務產業發展的全方位的政策服務體系;建立機器人產業基金,支持本地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小微成長型企業發展;建立投貸聯動基金,解決本地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緊張問題等。
因地制宜、精準發力,機器人產業“風生水起”。截至去年底,昆山機器人等智能裝備企業總數達206家,其中機器人整機企業29家、機器人零部件企業47家、智能制造和設備企業130家,實現銷售收入近200億元,初步形成了從包括機器人整機,控制器、視覺系統等關鍵件到“機器換人”等系統集成和應用的產業鏈。
日前,我市向各區鎮下達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發展目標任務,一張覆蓋全市的機器人產業版圖正在形成。“和國內先行區域相比,昆山發展機器人產業擁有雄厚基礎。”市機器人產業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領域對機器人需求極大,這是昆山發展的自身優勢,必將推動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
招大引強、自主培養,以龍頭帶動產業發展
人勤春來早,機器人“巨頭”向昆山拋出“橄欖枝”。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昆山機器人產業項目及協同創新聯盟項目分別簽約落戶開發區和花橋。其中,哈工大機器人昆山產業基地,總投資10億元,主要從事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智慧工廠等研發、生產、銷售;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未來3年引進機器人產業各類企業50家左右。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喬徽表示,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將把昆山作為重要基地,加速發展,輻射全國。
招大引強、蓄勢待發,昆山機器人產業大有可為。高新區與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總投資5億元的汽車智能化柔性焊接生產線、智能化機器人柔性工作站兩個項目落戶高新區。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話語權的機器人企業日漸壯大。機器人產業園通過引進高新技術項目,聚集了華恒、柯昆、徠斯、高晟等30多家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高端企業,形成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兩大領域較完善的產業鏈。
以龍頭帶動產業發展,機器人產業凸顯集群效應,較早落戶的企業選擇向下生長、精耕細作。川崎機器人設立零部件采購中心、整機全球銷售中心,一條覆蓋新品發布、零部件采購、組裝生產、全球銷售的全產業鏈加速生成,使周市成為川崎機器人走向全球市場的重要基地。2015年,昆山產值超億元機器人產業及智能制造企業達37家,焊接機器人、包裝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機器人及周邊產品已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創新引領、技術突破,勾勒特色產業新版圖
“研”與“用”,這是機器人產業鏈的兩個端點,創新是為了創造未來,也只有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在玉山福利院,有一名特殊的機器人“護工”,它借助“眼睛”觀察著老人們的一舉一動。這位聰明的機器人“護工”,名叫“好博特”,是國內首款規模生產的管家機器人,由昆山瑞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放眼國內機器人行業與市場,機器人企業規模都小,整體實力與國外主要機器人公司相比差距較大。”瑞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偉說,要想實現彎道超車,就必須在機器人本體、控制器、伺服電機和精密減速器等方面,通過創新搶占技術制高點。
正如張建偉所說,創新是創新者的通行證,是機器人產業實現品質飛躍、鑄就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由華恒焊接與昆山工研院聯合申報的“承壓容器、管道智能焊接裝備”項目,榮獲2015年昆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同時,企業還創新海外營銷模式,先后在馬來西亞、印度投資建廠,成為昆山首家登陸海外市場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企業。
去年以來,我市深化與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智能機器人研究所、工業機器人研究所等創新資源,成立江蘇(昆山)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機器人產業專家咨詢委員會,打造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創新的“大腦”和“中樞”。“今年,我市將以突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瓶頸為核心,以工程化研發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為目標,為產業集聚發展提供技術孵化、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風投服務。”市機器人產業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